視障變智障? 視障人士批特教評估有問題

2014-07-04

【本報訊】教青局特殊教育中心設特殊教育評估制度,以協助有需要學生選擇學校,惟有視障人士反映,曾於八年前經評估後就被建議讀以針對智障學生的特教小班,而非較適當的融合班,促請有關方改善制度,而非堅持沒問題、沒做錯。

現年廿三歲、大學一年級的視障人士郭倩瑩,昨在視障人士權益促進會開記者會,回應日前見報的特殊教育中心職務主管蔡曉真言論。

郭倩瑩介紹,自己八年前因患上眼疾而被學校勸喻退學,後求助教青局特殊教育中心,經抛波、數錢等一套「萬用」的特敎評估程序後,就被建議入讀中葡職中一個特教小班,在拒絕該建議後,沒得其他支援下,輾轉八年、就讀過三所學校,才完成中學課程。

郭倩瑩表示,有關數錢等評估測試對視障人士而言已非難度問題,「對我來講係做唔到、係完全做唔到、無可能」,但這不等於其智力方面有問題,可結果卻安排讀針對智障學生的特教小班,而非融合班,又或提供如放大、發聲設備等支援入讀一般學校。

郭倩瑩稱,自己與家人從未收過評估報告,對方也從未交代過評估結果,但相關建議已間接道出結果,「做乜一定要我入,咁證明佢話我係智力上有問題,先至會編入個個班」。若希望對方有報告在手,希望能公開和交給她們。

郭倩瑩直言,不認同現行的特教評估制度,如不分類、只安排入學缺其他支援等是有問題的,希望透過公開自身遭遇,讓社會知悉、讓有關方面去糾正完善,「我都希望澳門可以有更多有問題小朋友,得到良好的教育,唔會好似我咁樣,廿多歲先入大學,浪費咗好多時間」。

促進會理事長張志邦批評,政府一直沒有向視障人士提供合適援助及服務,令本澳現時這方面發展不完善,如沒熟識這方面的專業人士教導視障人士學習,社區生活設施方面也不完善等,希望當局對此能投放更多資源。

日前澳門日報採問特殊教育中心職務主管蔡曉真時曾提及事件,指事件是「誤會一場」,事後曾親自向該名視障學生解釋測試原因,翻查記錄發現當事人並未被評估為特教小班生,即代表其無智能不足情況。蔡在報道中承認「或許是在評估階段,評估員沒就每個項目解釋測試原因,導致誤會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