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正為推動全球經濟創造良機 亞投行簽署協定

2015-06-30

【中新社北京6月29日電】綜合消息: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以下簡稱“亞投行”)創始成員國29日在北京正式簽署協定,標誌著亞投行籌建工作“全面做好運營準備”,外媒聚焦協定簽署和“大股東”出爐,熱議中國為推動全球經濟創造良機。

印度緊隨中國之後,作為第二大股東引人注目。《華爾街日報》援引印度官員的話稱,“不會有任何困難阻礙印度加入亞投行,因為我們需要巨大規模的資金來幫助完善國家乏善可陳的基礎設施。”

據估算,到2020年亞洲基建每年投資需求將達到7300億美元,但現有的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機構的年均投資規模僅為2360億美元,亞投行的建立將有效彌補資金缺口並推動亞洲基建市場的持續擴大。

除彌補資金缺口,《華盛頓時報》的報道還指明,亞投行的建立打破了美國及其盟友控制的世界銀行和區域發展銀行在對發展中國家的基建設項目融資中享有的壟斷權。

幾個月前,歐盟國家紛紛宣佈作為創始成員國加入亞投行,曾讓西方輿論深感“驚訝”,而今德國成為第四大股東。英國《金融時報》評論專欄分析說,歐盟國家的選擇都經過戰略考量,雖然美國並不歡迎歐盟國家加入亞投行的決定,但這並不會導致歐洲犧牲其在亞洲的核心經濟利益,亞投行擁有巨大的潛力,將帶來雙贏的中國與歐盟關係。

文章研判稱,由於亞投行將會通過鐵路、公路、機場、信息技術以及其他高回報項目融資來縮短跨境距離,亞歐之間的商業互動在未來將會呈指數增長的趨勢,亞歐經濟將被聯系到一起,這是歐洲國家為何參與亞投行創建的原因。

世界銀行前行長、美國前副國務卿佐利克為《金融時報》撰寫的另一則評論更直言,美國抵制亞投行是戰略性錯誤。世界經濟需要更多的增長,新興市場熱切希望通過降低運輸成本、增加能源供應、加強通信網絡等來提振生產效率和經濟增長,亞投行成立的目的是發展亞洲基礎設施,是很好的奮鬥目標,中國正在為推動全球經濟提供機遇。

韓聯社消息稱,與澳大利亞並列成為第五大股東的韓國為努力把握亞投行所帶來的巨大機會,已著手採取相關政策措施,包括已成立官民聯合參與的大規模資金供應體系等。

韓國副總理兼財長崔炅煥表示,亞投行正式投入運營後,韓國有望更積極地參與亞洲地區基建項目,為具有競爭力的韓國企業進入亞洲地區提供良機。韓國輿論還認為,亞投行的成立還可能會推進韓朝間經濟合作。

雖然路透社指出,作為一個涉及多方利益的多邊機構,亞投行未來的管理將十分複雜,對中國而言任務艱巨,考驗中國政府的管理風格以及其是否願意遵循國際標準,但《金融時報》也指出,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中國通過全面參與多邊組織(包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關貿總協定及世界貿易組織)多次證明,中國的外交政策旨在營造雙贏合作的局面,中國致力于打造開放、包容且民主的全球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