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筆災後體育投資 用於汶川地震災區重建

2010-05-15

【新華社成都五月十二日電】 「五•一二」汶川地震兩週年之際,記者從有關方面了解到,中國最大一筆災後體育投資用於汶川地震災區重建,災區群眾受益得好處。 「五•一二」汶川地震給受災地區體育設施帶來災難性破壞,體育場館、校園體育設施瞬間損毀,重災區受災體育設施面積達87.9萬平方米,包括體育場館、健身路徑、農民健身工程等,地震後災區留下的多是不能再使用的危館、危場,直接經濟損失達14.6億元。 國家及兄弟省市對四川災後體育設施建設給予了強有力的支持,共投入資金廿五億元。這是中國體育設施建設中,面向受災地區最大的一次資金投入。 四川省體育局局長朱玲說,四川災區體育設施在二零一零年前將得到全面恢復。這些設施的建設,至少把四川的體育基礎設施建設提速了三十年左右的時間。 「五•一二」汶川地震發生後僅幾個小時,在綿陽、德陽、成都等重災區,當地政府都把體育中心、體育館作為群眾逃生落腳的第一個安置點,這裡成為救災、救人、復課、援助的窗口。 朱玲介紹說:「過去,我們對體育場館的認識有局限,認為這就是一個看比賽舉行活動的地方。其實,發達國家早就把體育場館視為一個緊急避難的場所,有齊全的配套設施,一旦災害發生,立即啟動。這次地震我們對避難有了清楚認識,體育場館在救災中功不可沒。」 據了解,四川災後新建的體育設施中普遍有了逃難避災功能,一旦災情發生,可立即啟用,成為避難所。 災後體育設施的重建,給了四川機會。今年初,四川省政府向國家體育總局正式申請舉辦第十三屆全運會。 四川省體育局官員王力分析說,如果四川舉辦全運會,災後重建的體育設施會發揮很重要的作用,硬件設施投入至少節約一半以上的資金。國家在災後體育設施重建投入的二十多億元資金的效果會顯現出來。 以地震重災區綿陽市為例,在建的體育場八個、體育館五個、全民健身中心九個。體育場館資源總量在四川及西部地區地級市中名列前茅,基本能滿足全國單項運動會對場館的要求。綿陽體育局局長邱興元說,綿陽舉行過全國農民運動會、全國體育大會等大型綜合性運動會,從目前硬件、軟件看,完全能滿足全運會多項賽事在當地舉行的標準。 朱玲說,因為地震,四川不得不主動放棄了上一次申辦的機會。二零一七年的第十三屆全運會,是在汶川地震十週年的前一年,「我們希望利用這屆全運會的機會展示四川人民自強不息、重建家園的新形象。四川災後體育設施重建是在全國各地支持下完成的,希望兄弟省市與我們一起分享重建的成果」。 北川中學體育教師、北京奧運會火炬手茍義國說,在迎接申辦全運會的工作中,災區群眾一定會把全民健身活動搞得更紮實、更普及。「借申辦全運會的東風,我們災區人一定會更堅定、更振奮地為建設自己的美好家園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