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熱議劉六招十式

2010-10-11

【本報訊】市民論壇昨探討「買樓置業價錢高,還望十招遏炒風」,請來官員、議員、學者、時評員對「劉十式」評頭論足,各抒己見。惟因天雨關係,改至室內進行,論壇幾近無市民參與,變成傳媒專場。 運輸工務司司長辦公室黃振東表示,政府了解市民非常關心房價問題,強調會抓緊逐步落實促進房地產市場可持續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而且,他們認為房地產市場不外乎供應、需求和運作機制三方面,將密切留意有關情況。他主動提及房屋供應,在公屋方面,在建的有五千五百個,規劃和籌建中的有一萬二至一萬三個;私人住宅方面,在建的有八千六百個,正在審批的有二萬八千個,而空置單位有一萬六千八百個,當中三分一是○五年後落成,三分一是九O年前的。他相信,上車者會自行考慮市場現時及未來供應量之發展。

六招十式無助降樓價 新青協副理事長高岸聲說,十式許多都只是表面功夫或是政府本就該的工作,只是重新包裝再推出,以舒緩壓力,但政府此刻不是該想如何令市場進一步可持續發展,應站在市民大眾立場,提出更有效置業措施,讓真正有需要的澳門市民能上樓。 議員何潤生指出,六招十式公布後,已出現有樓按分水嶺三百三十萬以下的放售單位加價以至封盤,一如去年四厘補貼、信貸擔保之標準二百六十萬一樣的跡像,變成另一個推高樓價的指標,迫市民無奈地承受高樓價。他又質疑,政府房地產政策定位不清晰,最終是苦了夾心階層,他們既無能力進入私人市場,又不合資格輪候公屋,住屋問題無從解決。 時事評論員黃東批評,六招十式珊珊來遲,已說不上是「遲來的正義」,當中又毫無措施壓抑內地熱錢投資房地產市場,而且不少只屬大方向,許多細節在出台時可能又不是那回事了。他同時點出,政府是頭痛醫頭、一條腿走路,應在制定私人樓市措施時亦有相應的公屋政策,相輔相成,才能真正有健康、可持續的房地產市場,還建議當局及早承認二○一二年落成萬九公屋無法兌現。

學者籲勿過早評成效 澳大工管助理教授劉丁己說,各地打擊樓價離不開是增加移轉稅、首期,限制高槓桿買樓炒賣,關鍵區別是在於執行力度和連貫性。他直言,措施再嚴格不執行也沒用,而這如「減肥」,要健康就要持之以恆,慢慢才會見效,故應給政府一段時間如三五七年才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