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01012號
2010年10月12日
星期二
中小企‧吐苦水
2010-10-12
特首連日落區,分別走訪南北,傾聽各方高見,話題千頭萬緒,其中一個話題,關係經濟主體,中小企經營難題。 本澳經濟龍頭,雖是博彩、旅遊,但是經濟肢體,都是中、小企業個體,這一環節,經營狀況,對整體經濟,普羅民生,持續發展,影響至大,不宜輕視,應加扶持。 特首落區期間,小老闆吐苦水,如今本澳,中、小企業,經營困難 ,工資、租金、貨價,各項開支,不斷上升。雖然「水漲」,售價不能「船高 」。最困難者,工人難求,員工經常「跳槽」,難以穩定。個別工種,「打鑼G搵人」,難求一工。 以上問題,可以說是,本澳經濟,高速發展,轉形之後,必然趨勢 ,亦是本澳社會結構,畸形演變,形成結果。 回歸之前,澳門經濟,以中、小企為主體,那時,本澳人口 ,六成以上,為家庭小商販,居民生活購物,娛樂消費,多在澳門進行,形成購、消消費循環經濟圈,不少家庭,一家大細,自營商舖,「仔乸」生意,工作人手 ,較少外求,故那年代,澳門居民,大多數為,小康之家,安居樂業。打工仔者,所佔比例,為數不多。故在當年,中、小微企,運作暢順。本澳整體經濟圈,利益較少向外流。 回歸之後,明確定立,博企成龍頭,大量吸人手,當官享厚祿,薪酬高小企,何只「幾層樓」?可憐中、小企,人材紛外流。雖然有外勞,一額甚難求! 澳門年青人,水準日提高,一般粗苦活,耍手兼擰頭,大多喜高貴,工作寫字樓,修車,三行工,中藥與廚房 ,學師無人手。此業何後繼?老闆多發愁。 鑑於此特點,政府應援手,按行業特點,不宜一刀切,放寬外勞額,若是本地工,不願幹工種,更應加人手,利持續發展,以便中、小企,更上一層樓。 援助中、小企,不一定經濟利益,直接付錢 ,政府只提供優惠政策,給予方便,中、小企業,受益無窮,若中、小企業,再度繁榮,澳門的整體經濟發展,更加健康,功德無量! 楊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