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01216號
2010年12月16日
星期四
九澳飛灰影響無? 張紹基:用數字說話
2010-12-16
【本報訊】環境保護局昨邀請傳媒參觀「改頭換面」的九澳飛灰堆填區,介紹各項「傳媒把亂象曝光後」措施,局長張紹基表示,會持開放態度對事件跟進到底,正展開採樣化驗工作,還未能用數字斷言飛灰「無影響」,但認為市民的訴求越來越多,他們無法完全滿足。 本報曾報導九澳飛灰不設防,張紹基昨表示,過去都是將垃圾焚化爐產生的飛灰也運過來堆填區處置,之後看見社會好關注那裡狀況,「媒體給了許多建議我們,專家也給了意見我們,那之前的處理措施可能不能滿足到社會的要求,我們現在將所有的(狀況),決定即時處理。」
工人全副裝備 記者口罩鞋套 雖然當局還「不能確定」飛灰有沒有害,但進內的傳媒皆獲分發一個較醫院派發更高規格之口罩及鞋套,似告訴大家那裡空氣和泥土質素並不佳,甚至有問題,但張紹基卻不表認同,指有關安排如一些工業場所、地盤的安全指引一樣,並不代表有問題,「比如話,有些地盤是(規定)需要帶安全帽,不一定話一定有東西跌下來的。」不過,在場與記者一鐵絲網之隔、進行「整理」工作的人員,依舊如早前卸下飛灰時一樣,穿著全副保護衣物裝備。 對於飛灰影響有多大,張紹基稱:「希望用數字說話!」透露年初已請來華南研究所在堆填區旁邊作土壤分析為結果為無污染,現還對區內外安排空氣、水和土壤採樣化驗。然而,時至今天,堆填區已存在三年多,環保局也成立一年多,現階段當局卻無掌握數據或檢測報告,證明九澳堆填區的飛灰有沒有問題。
又澄清 飛灰還是飛灰 早前,張紹基在立法會裡高調澄清「飛灰」不是「毒灰或毒氣」,昨天,張局又當著傳媒面前澄清「飛灰」:「我的意思是說,垃圾焚化出來的這種是一個飛灰,那我澄清一個名詞而已,若然在此引起大家的誤會,我都真係有點好抱歉,亦都係唔好意思啦。」 入袋、鋪膠、灌泥漿,讓堆填區不再與當初被傳媒曝光之模樣,但對「過去」那裡之處理問題,張顯然不願承擔太多:「我們可能係米有些不足。」未來希望能加強局方管理措施制度,提升安全系數提高,讓居民更加安心,故日後望能通過訊息發布,讓居民可以有更多「參與」。
難服務滿足各市民訴求 張紹基說,當局定會持開放態度聽取各方面意見以完善工作,因為他們發現「市民的訴求越來越多」,會加強資訊收集,與市民、團體、學校和媒體溝通,吸納意見,「因為各個人的感受亦都有所不同的時候呢,我地亦都係吸納各方面的意見,來做好我地工作。」但他補充,任何制度措施無法滿足所有人的需要和訴求。 環局認為問題核心是在於居民的憂慮而非堆填區問題,張紹基稱他們進行一系列完善工作,最重要是基於過去居民的憂心,「所以我們將來數據做好了之後,我們都同我們的各大團體、社會,去介紹回現時所做的工作,以及未來如何進一步完善措施,來減少居民的憂慮。」至於有鄰近學校要求當局為過去三年的師生進行檢測,張紹基表示,該局會與衛生局專責小組跟進、評估。
日後公布數據釋公眾疑慮 張局在訪問中多次重申將透明、公開處理,被問及已有報告會否公開,張則謂:「可以既,遲D我地搵D同事比你睇一睇,好冇呀。」至於以後的報告,他亦承諾會將數據對外發布,「希望團體、社會各界居民放心,即使(結果)怎麼樣也好,我們都會承諾跟進到底,並定聽取各方意見,讓社會減少好多疑慮,我們都會定出一個有效長遠的解決方法。」 有傳媒質疑其整天將「聽取市民意見」掛在嘴邊,但對於堆填區旁之學校要求成立獨立調查小組之建議卻沒有答應。張紹基則不認同,聲稱已成立內部獨立小組,這也不是自己人查自己人,也請顧問公司檢測、獨立第三方分析,還有環評會和環境諮詢委員會給予意見,「總的來看,就是改善我們工作,大家看到過去的條件,現在的情況,我們希望加強工作成效,希望增加社會監督,讓我們工作更加做得好。」 張局雖接受逾半小時的訪問,現場已處理好才去採樣化驗之結果還是否客觀準確、為何拒絕校方派代表參與當局調查、涉及賠償與否、有沒有人要負責任、傳媒報道前局方有否監測堆填區、是否知道其亂象等多項問題,皆無具體回應,或予以迴避,或答非所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