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10117號
2011年01月17日
星期一
社文消息
2011-01-17
高美士中葡中學關注教師專業發展 高美士中葡中學於上月底邀請英國曼徹斯特都會大學高級講師Dr. Fernando Lourenco及香港教育學院小班教育發展與研究中心專業發展顧問葉娟卿小姐,分別舉行「教學新思維」講座及「認識合作學習初階」工作坊兩項校本培訓活動,推動教師個人專業成長及發展。 進入二十一世紀,社會發展瞬息萬變,課程改革、教學法的更新成為當前教師面對的挑戰。 Dr. Fernando Lourenco以風趣幽默的語言,生動活潑的講解,帶領參加者重溫不同教學流派的理論在現今教學上的實踐情況,分享互聯網時代教育理念的最新發展,鼓勵教師將不同的理念,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作合理的運用,以培養新時代的人才。 講者更推動教師對未來學校的發展作出大膽的設想。三個小時的講座為教師帶來不少啟發和新思維。 小組合作學習為小班教學一種常用方式,對照顧班中有學習能力差異的學生有顯著幫助。 高美士中葡中學近年大力在校內推動分組上課模式,讓學生更積極參與課堂,發揮自己的能力。是次工作坊,讓老師認識小組合作學習的理論,親身體驗作為學習者在小組中所擔當的角色及如何發揮作用,對合作小組的建設、小組活動的設計等方面有更深層次的認識。教師均認為對實際教學極有幫助。 兩項校本培訓活動,從理論與實踐上強化了教師的專業能力。預計未來該校將繼續舉辦各項培訓活動,以提升教師專業能力,促教師個人專業成長。
「齊挑戰‧齊抗毒」 由教育暨青年局駿菁活動中心主辦,澳門栢蕙青年義務工作者協會協辦的「齊挑戰.齊抗毒」駿菁活動中心同樂日於日前順利舉行。活動吸引了大批青少年及家長參與,參加者表示活動讓他們認識到要有堅定的決心拒絕毒品,了解到可以好好利用社區現有資源,餘暇時多參與有益身心的活動,享受無毒的健康人生。 活動由教育暨青年局陳旭偉處長、駿菁活動中心張敏輝主任、社會工作局代表鄧雪儀、栢蕙青年義務工作者協會楊超華副理事長、澳門心理衛生專業協會羅韻芝會長及參與活動的青年代表歐陽曼芝主持開幕。 嘉賓撕掉背板上不良生活習慣圖片,呈現出青年積極參與活動的景象,寓意由政府、民間團體、青年三方共同攜手營造青年健康無毒的生活。 是次活動集合了多位青年義工參與,透過他們策劃組織了一系列以拒絕毒品為主題的舞台表演、圖片展覽、攤位遊戲等,以朋輩的角色向現場參加者展示青年積極參與社區活動,正面成長的一面,加強了年青人對毒品禍害的認識,鼓勵年青人堅決拒絕毒品。 現場還邀請了社會工作局防治藥物依賴廳的鄧雪儀小姐主持講座,讓青少年認識毒品的禍害。 主辦單位還安排駐場教練,讓到場的年青人體驗該中心的康體設施,包括:室外攀爬牆、保齡球場、劍擊室、健身室、室內野戰場等,推動年青人積極參與社區康體活動,構建無毒健康的生活模式。
「家庭珍藏背後的故事」徵文比賽評出 由民政總署和博物館學生研究員協會共同策劃的「細數家珍──家庭珍藏大發掘」系列活動之「家庭珍藏背後的故事」徵文比賽,自去年八月至十月接受投稿開始,得到各方市民的支持,反應熱烈。 比賽設有小學組、中學組及公開組,目的主要鼓勵市民發掘家中祖傳的「奇珍異寶」,如照片、玉器和服飾等,期望市民能夠透過文章來描述這件「家庭珍藏」與自身的感情聯繫,並且可伸展至論述當時的澳門歷史狀況。比賽共收到近二百份參賽稿件,由澳門學者陳子良、陳志峰及民政總署文化設施處呂志鵬處長擔任評審。評委會一致認為大部份參賽作品達到預期效果,除了反映不同家庭背後的故事及精神面貌,更為啓發和培養本地青年學生增強保護文物意識起到積極的作用。 早前,經評委會嚴格篩選,得出各組別得獎者的名單,唯中學組二等?出現兩名參加者同分的情況,故經由評委會商議,考慮到中學組參賽人數眾多,參賽作品具一定水準,故從原設有的四名二等獎增至五名,體現公平性同時亦是對參賽者的鼓勵。具體得獎名單如下: 公開組一等獎: 李卉茵、羅婉琪、李德甦;二等獎:張濠蓮、曾海耀、梁佩蓮、朱美虹;入選獎:高嘉仁、庄曉玲、譚學超、潘乾鋒、歐陽健豪。 中學組一等獎: 黃君榑(粵華中學)、甘旋(永援中學)、蘇進(永援中學);二等獎:李冠緯(永援中學)、陳康田(勞工子弟學校)、關子健(培道中學)、梁雄偉(培道中學)、黃敏樺(勞工子弟學校);入選獎:李心怡(聖羅撒女子中學中文部)、陳泳欣(培道中學)、梁貴怡(澳門大學附屬應用學校)、黃懿珊(永援中學)、鍾嘉敏(永援中學)。 小學組一等獎: 張進(浸信小學)、梁峻軒(浸信小學)、歐陽巧玲(浸信小學);二等獎:黃曉雯(培正中學)、黎柏妍(培正中學)、劉柏麟(培正中學)、陳子琳(浸信小學);入選獎:鄧慧敏(培正中學)、吳樂思(浸信小學)、樂潔(浸信小學)、饒美琪(培正中學)、高諾文(培正中學)。 以上得獎者將獲專人通知領獎,如有查詢可致電八三九四三七八二或八九八八四OOO。
「中國人的探月夢」 「嫦娥奔月」是中國人非常熟悉的一個神話故事,而繼二OO七年及去年中國探月計劃「嫦娥一號及二號」衛星的成功發射後,公眾開始對中國探月工程的未來發展產生濃厚興趣。 為向本澳居民特別是青少年介紹更多有關「中國探月工程」與月球相關的資訊並藉此機會推動天文普及教育,作為「嫦娥工程‧與月球更親近」科普講座系統其中一環,澳門科學館特別邀請了中國月球探測工程的首席科學家、有「嫦娥之父」美譽的歐陽自遠院士於一月十八日(星期二)下午五時三十分親臨澳門科學館會議中心會議廳,主講名為「中國人的探月夢」科普講座,暢談中國自二OO四年展開的首個月球探測工程至中國未來二十年的深空探測計劃。此講座將以普通話進行,並由即日起至舉辦當日接受報名,對象為高小或以上學歷的人士。 現任中國科學院院士及澳門科技大學榮譽博士的歐陽自遠是世界著名的天體化學家和地球化學家,亦是中國天體化學學科的開創者。近年來他除了積極參與並指導中國月球探測的近期目標與長遠規劃的制訂,具體設計國內首次月球探測的科學目標與載荷配置和第二、三期月球探測的方案與科學目標之外,亦熱心履行科學家推廣科學知識的義務。歐陽院士曾經在重慶、浙江、香港及台灣等地舉辦過多場與嫦娥工程相關的公眾科普講座,以加深各地公眾對中國探月工程的認識。 「中國人的探月夢」科普講座由即日起至舉辦當日接受公眾報名,名額有限,歡迎有興趣人士及早報名參加。 此外,凡參加是次講座者均可免費獲贈澳門科學館天文館換票券一張。 有關報名或講座詳情查詢,請瀏覽澳門科學館網址 www.msc.org.mo 或聯絡澳門科學館教育組(電話:八七九五七二九五)或電郵至activity@msc.org.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