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20907號
2012年09月07日
星期五
輕軌預算不靠譜 審計批運建辦靜態估算盡落差
2012-09-07
【本報訊】審計署昨公布《輕軌系統—第二階段》專項審計報告,發現去年才提出的一百一十億元輕軌整體造價預算實早已超支,批評運輸基建辦公室只靜態估算不考慮未來通脹等因素,令實際埋單時金額有三到四成不等的離譜落差,儼如「斷估」的預算。
去年已超支六千七百萬
是次審計內容跟縱至二○一一年底有關運建辦對輕軌系統第一期籌建的工作中的財務控制方面。署方表示,該辦去年八月向上級提交的報告中,六月的造價估算實為一百一十億六千七百萬元,分別是已判給的五十億三千九百萬元和還未開展項目的靜態投資估算六十億二千八百萬元。這早已超過此前該辦所宣稱的一百一十億元的預算。
審計署進一步發現,其中兩未開展項目「C380-車廠-地基工程」及「C350-氹仔市中心段-工程」估算約為二點六六億及三點七二億元,到去年底判給結果卻分別為三點八六億及四點八九億元。僅在半年之內,兩項目的估算金額與實際判給分別多出約三成二到四成五不等(見表二),偏差情況嚴重。
預算價與實際價偏差非首樁
事實上,這類判給較估算金額顯著增加的事件已非頭一椿。審計報告提到,運建辦在一○年「行車物料及系統」公開招標就是如此,當時開支估算約為三十五億元,收到的投標價均大大高於估價三成到八成不等。
審計報告指出,造成估算頻頻超支的原因,是在於運建辦只委託Egis Rail、Fase – Estudos e Projectos S.A. 及 Setec its組成的聯營顧問公司採用靜態投資的估算,即一切只按當時的物價等狀況去計算,並不考量未來通脹、匯率上升等影響因素。該辦也稱動態投資估算實複雜難做,會堅持靜態下去。
運辦稱造價難有上限
預算當中包含部分工程可能出現最多百分之五的修訂金額,折合最多約四億七千七百多萬元,但這全是在中標價出來之後的事,無實際預算封頂意義,而外界以為這一百一十億元是上限是誤會一場。審計署披露,運建辦向其明確表示一百一十億元的預算只是目標並非上限,也難以就一期造價設定上限。
造價預算兩年一大翻
從一開始,輕軌第一期造價預算一直在向上變化(見附表一),由○七年的四十二億元、○九年更改至七十五億元,到去年六月在審計報告揭發其混帳連連下再交代的一百一十億元,全屬靜態投資估算之作,而非動態投資估算。
審計署認為,運建辦有責任在財務規劃及控制上,全面地預計項目將須投入的總資源額,並以此作為成本控制的上限,控制項目造價。現時該辦的做法令政府不能及早預視項目所構成的財政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現時預算已使用了超過一半的情況下,輕軌一期澳門部份只有一段進行招標,部份路段還在細化設計、未定案的階段,更有因新近推出粵澳新通道銜接輕軌令關閘一段要再重新規劃等情況,預算再超支勢成趨勢。所謂的整體預算中,還不包括日後的一期的營運維護成本、交通樞紐及該辦運作開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