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煥欣:角色扮演開發自信
2012-11-12
畢業於英國艾塞特大學戲劇研究所「應用戲劇」碩士課程及澳門理工學院視覺藝術(教育專業)專科學位的藝學院陳煥欣,於澳門演藝學院任教兒童戲劇近七年。她指出,很喜歡以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如透過肢體動作及角色扮演等,開發小朋友的自信心及培養個人質素及團結合作精神。
記者走進演藝學院的兒童戲劇課堂時,空間內沒有排列整齊的檯凳,也沒有四四方方的黑板。上課時間開始,在導師的帶領下,小孩們互相牽手,圍了一圈,此時看來小孩更有集中力來聽取導師的話。導師在課堂安排熱身遊戲、角色扮演、說故事及畫畫環節。小孩們儘管性格不一,但亦會積極投入課堂當中,合作完成各個環節。
陳煥欣謂:來上課的學生,有害羞、不愛說話的;有過度活躍、沒耐性的;也有專注力不足的。她認為設計—些合作性遊戲,這有助他們間協調,學懂待人接物及提高彼等學習能力。
她又認為,現時一般的教學方法較單向,學生只需要聽,被動吸收知識,容易感到乏味,抗拒學習。故她希望讓來上課的學生可以放鬆心情,勇於表達自己。故需要在課程設計上多花心思,以達致愉快學習的效果。
問及本澳的藝術教育發展情況?陳煥欣認為,學校多以「成果為本」,不了解戲劇對學生的有何作用,只管他們上演話劇,或是得獎等,這有礙於學生吸收藝術科目的意涵。她又談及教育本身須傳遞生活訊息,認識身邊事物。
作為兒童戲劇導師,陳煥欣並沒有賣花讚花香。她認為兒童戲劇對小孩來說並不是必然。小孩本身有其理解能力,自有一套方法做著自己喜歡的事,如進行一些探險活動,亦可以在過程中領略道理。
另,陳煥欣談及現時社會過於物質化,小孩在周末多上興趣班,或在空閒時打遊戲機,親子時間較少。她認為,親子間的疏離情況會愈來嚴重,且在缺乏溝通的情況下, 小孩不懂處理情緒,容易產生「公主病」或「王子病」,建議家長多抽時間陪伴子女,讓小孩體驗親子相聚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