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30530號
2013年05月30日
星期四
陳美儀質詢不應盲目設新外僱機制
2013-05-30
【特訊】立法會議員陳美儀就非本地生留澳工作研究提出書面質詢稱,若政府不理順現有外僱政策,反而盲目設立新的外僱機制,倉卒制訂短視政策,一定衍生更多社會問題和紛爭,她促請政府首要確保本地人充分就業和減少對本澳居民薪酬的衝擊,並要清晰吸納在澳非本地學生的研究依據。 其書面質詢如下 『近日“內地生留澳工作”問題成為社會的熱門議題,根據統計暨普查局公佈的“2013年2月至4月就業調查”,本澳有勞動人口35.94萬,而截止2013年3月,本澳有外地僱員114716人,差不多佔本澳勞動人口的1/3。過去短短兩年時間內,本澳外地僱員數量就增加了3萬人(2011年3月的外地僱員數量是81416人)。過去兩年本澳外地僱員增幅較快,充分說明本澳對外地僱員持開放態度,有意留澳工作的“非本地生”絕對可以透過澳門現有的外僱機制找到合適的工作機遇,補充澳門勞動力。 本人贊同將外地僱員作為澳門人力資源的合理補充,但是政府最重要的是着眼未來,細心規劃,儘快研究本澳的人力資源政策,研究大量的外地僱員在澳門工作、生活,對澳門社會的影響,政府又該怎樣應對。如果不理順現有的外僱政策,反而盲目設立新的外僱機制,倉促地制訂“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式的短視政策,一定會衍生出更多的社會問題和紛爭,所以,本人促請政府首要解決如何確保本地人充分就業和減少對本澳居民薪酬的衝擊否則,外僱和本地居民的權益可能都無法保證。 此外,在討論“吸納在澳讀書的非本地人才”之前,政府首先要有清晰瞭解本澳的人資狀況和需求,究竟哪些行業缺乏人才?缺乏的是基層勞動力、專業人士抑或是普通文職人員?只有如此才能制定合理的吸納人才政策。 鑒於以上,本人向行政當局提出以下質詢: 1、行政當局提出“思考是否可吸納在澳讀書的非本地人才”的依據是什麽?“在澳讀書的非本地人才”的具體含義是什麽?是普通大學畢業生還是特殊專業畢業生? 2、 政府在設立人力資源辦公室的批示中,清楚指出“人力資源辦公室的職責為對澳門特別行政區勞動市場人力資源的變化作持續分析"以及“為履行上款所指職責,人力資源辦公室具下列職權:收集並分析行政當局就聘用外地僱員事宜作出決定須 依據的、與本地勞動市場情況及其變化有關的所有資訊"請問行政當局能否公佈本澳各行業人資短缺的詳細數據,各行業對基層勞動力、專業人士及普通文職人員短缺的數量是多少?如何看待本澳目前引入外地僱員的現狀?是否存在數量和結構失衡的問題? 3、2013年經濟財政領域施政方針中闡述,“根據經濟環境變化及勞動力供求狀況,適時調節外地僱員數量”,政府調節外地僱員數量的依據和思路是什麽?是否會區分行業、職業儘快給予中小企明確的外勞人資扶持政策?能否放寬聘用3人以下的小微企業聘請外勞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