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庫報告:中國資本市場要更好支持經濟創新

2019-09-23

【中新社杭州9月22日電】(記者 王恩博)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中國智庫機構22日在杭州發佈的一份報告指出,這種增長模式『轉軌』亦要求金融模式相應轉型,尤其資本市場要更好支持經濟創新。

這份《2019•徑山報告》由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主辦,浙商銀行獨家支持。報告旨在從多方面探討中國金融創新支持高質量發展的路徑。

CF40學術委員會主席、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黃益平在解讀報告時表示,支持高質量經濟發展,要求高質量金融體系,其中一個重要挑戰是如何支持經濟創新、實現可持續增長。為此,金融創新要平衡創新活動周期長、不確定性高和投資要求短期回報之間的關係。

浙商銀行行長徐仁艶亦指出,當前中國金融體系面臨深刻重塑調整,金融創新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是金融回歸本源,服務實體經濟。

資本市場在支持實體經濟、創新活動以及提供投資渠道方面具有先天優勢。但報告認為,中國資本市場尚存在開放度低、機構投資者佔比小、上市公司行為不規範等短板,導致上述優勢並未充分發揮,因此未來發展資本市場不僅要擴量、更要提質。

報告建議,中國應積極構建適合支持經濟高質量增長的『最優金融結構』,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推動金融機構更好為創新活動和中小企業服務;提供良好金融環境與基礎設施,包括落實競爭中性、推進利率市場化和建設良好信用體系。

與此同時,中國資本市場發展要減少過度行政干預,降低政策不確定性;加大系統性的市場開放,引進更多機構投資者;提高資本耐心,在明晰責任的前提下培育『容忍失敗』的創新環境,為創新型企業提供更加豐富的金融工具、激勵機制和制度安排。

具體而言,有關措施包括大力發展企業風險投資基金與衍生品市場,讓更多有耐心的養老基金和保險資金入市等。報告課題組專家認為,此舉將有助於緩解創新型企業在業績短期性與創新長期性之間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