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助力粵港澳大灣區

2020-10-20

【特稿】中國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年,創造了世界經濟奇蹟,尤其在科技創新方面領跑亞洲。近日發布的《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0-2025年)》,給予這座城市更寬鬆更具體的政策,有望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騰飛。中通社記者日前刊載了相關報導。內容指上述方案提及成立金融科技創新平台、加快完善技術成果轉化制度、培育數據要素市場、保護知識產權等條文。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講話也提到,必須堅持創新是第一動力,在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贏得主動權。他重申,要繼續鼓勵引導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充分發揮投資興業、雙向開放的重要作用,在經濟特區發展中作出新貢獻。並必須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基本方針,促進內地與港澳融合發展。

有台灣媒體訪問了台灣中華經濟研究院學者王國臣。王國臣認為,習近平講話透露出再度加速發展大灣區的意味。同時,在“雙循環”政策背景下,未來深圳在大灣區扮演的角色會更加突出。

深圳被稱為“互聯網之城”,有市值最高的互聯網公司-騰訊,也有華為、中興、大疆等一批行業領軍企業。隨著創新經濟的高速增長,深圳數字經濟產業迎來政策春風,料將有更多領域誕生創新企業。在香港成立逾20年的互聯網專業協會(iProA),其會長冼漢迪指,深圳近年來在創科行業發展突飛猛進,尤其是匯集內地高新創科企業及人才方面成績顯著。

祖籍深圳寶安、在香港長大的冼漢迪,2009年離開投行職位回深圳與友人合作創辦遊戲公司。回望過去10多年的創業路,他深深感受到深圳有著翻天覆地的變化。“當時創業配套不及現在豐富,但深圳的移動互聯網興起,且當地是各大手機生產商及網際網絡公司的集中地,在傾談合作開發手機遊戲方面佔盡地利之便。”

冼漢迪說,深圳經過多年發展,現有良好的創科產業鏈,能將科研成果變成商品和服務;進入市場,產業鏈的上、中、下游均配套完善,在科技研發、人才供應、生產製造、內銷及外銷市場各方面都有明顯優勢。冼漢迪稱,新的政策讓深圳更容易吸引天使基金的投資,也為缺乏資金的創業者提供機會;再加上即將落成啟用的河套創新科技園,將為創科創業打造更廣闊的實踐空間,有助深圳繼續騰飛,帶領粵港澳大灣區邁向下一個40年。

>>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