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局:六萬帶津培訓額按市道調整

2020-12-04

北區社諮會舉行會議,邀得勞工局代表出席。

【本報訊】政府帶津培訓計劃提供六萬個名額,勞工事務局向北區社區服務諮詢委員會表示,現時在職人士報名的少,會按需求調整安排。且若未來就業市場回暖,當局或不會侷推全部名額,以免浪費資源。

北區社諮會昨邀勞工局介紹居民就業及帶津培訓計劃情況等。副召集人高岸峰、委員洪偉東和劉家裕會後引述官方指,今年三、四月是到該局報稱失業並登記求職的高峰,之後水平持續。截至十月底,共有六千三百四十八人登記,當中被解僱的佔超過一半,有三千多人。

今年一至十月,有三千多人經轉介成功獲聘,按行業分,最多、佔四成五的是建築業,其次為保安清潔、酒店餐飲業。不過勞工局指,成功配對中存在一些不平衡,入職者與當初希望尋找的職業是有落差,最多想找的是零售、文職,其次才是建築、保安。

至於帶津培訓,第二階段計劃由報名、參與、取得津貼,到成功就業的各階段人數逐步下跌,勞工局回應委員關注時解釋,計劃是持續進行中,如九月報名、十月才開課,故數據是會有延後的情況,相信落差較大的求職方面。

就是否推出六萬個名額,勞工局回應謂,帶津培訓計劃是按行政法規執行,當中一萬個名額是為有求職的失業人士,另五萬個是為在職人士,目前前者用得較多,後者較少,當局會視乎情況去開班,若經濟回暖、疫苗到來,就業市場就會好轉,那可能不一定要六萬名額全部推出來浪費資源。

對於畢業生就業問題,勞工局指,除有待遇要求問題外,另一主要問題是不認識,「唔係好知自己想點」,亦不太了解就業市場及職業狀況,故許多時在就職配對方面差一些。局方希望未來能尋得更多實習崗位,讓他們可慢慢了解職場。

外在,在議程前發言,委員鍾建新認為,帶津培訓計劃雖有成效,但畢竟屬短期措施,建議政府重視培養技術工人,與部分中學合作把普通高中轉為職業高中,與大學合作開辦中專、大專技術課程,培養專業技術人才,取代現有技術外勞,「澳門不缺大學生,但欠缺的是有專業技能的技術人才」。

委員許樂敏則建議加強支援中小企,助穩定崗位存量,並持續改善創業環境,鼓勵居民創業。又呼籲當局打好政策組合拳,兼且提高其精準度及宣傳力度,做好統籌協調,讓各保就業政策措施得到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