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 12746號
2021年05月06日
星期四
團體指多功能球場問題多宜暫停增建
澳促會六建議冀完善康體設施增市民幸福感
2021-05-06
【特訊】澳門地區發展促進會樂見觀音像海濱休憩區開放試運作,連同白鴿巢公園及燒灰爐公園的兒童遊樂區相繼翻新啟用,本澳公園設施正逐漸完善。但經實地考察,發現部分康體設施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亟待改善,冀當局完善之,以提昇居民幸福感。
身兼澳門三人足球協會主席及澳促會理事長的高勝文表示,政府為優化新口岸海濱環境、回應居民對休憩空間的需求而興建的觀音像海濱休憩區,設海濱步行徑、多功能球場、門球場、滾軸溜冰場及兒童遊樂場等康體設施,能減少附近居民跨區遊玩及提升生活素質。
多功能球場管理不善易存隱患
高勝文指出,休憩區也存在一些亟待改善的問題,以多功能球場為例,在缺乏管理規章的情況下,已衍生諸多管理問題,如在足球場內打排球、聚餐、騎單車、晾曬衣服、開着擴音器跳舞等違規使用場地的情況,甚至偶有因“爭場”而出現口角及肢體推撞的情況,這導致影響居民正常使用場地、間接增加社會矛盾、易生意外及加速場地損耗等;同時,非標準化的綜合球場與讓人眼花繚亂的地線,也有礙運動員練習與發揮。他反問當局,如到場輪侯的居民均為不同運動類別的愛好者,該如何協調?他直言,當局應暫停不斷增建多功能球場的做法,他在多次接受傳媒訪問時反映,澳門不能只有賭場而缺乏球場,冀當局認真完善規劃,真正解決球場不足的問題。
場地多樣性有待提升
理事陳思進留意到,多功能球場存在一定的不足與危險性,如籃球員和足球員在同一地方同時開展活動,在球來球往的情況下易生意外,此外,現場過低的天網也影響投籃。他也提到,場內四周擺放的椅子,構成一定的安全隱患,如運動員競賽時撞到場內的椅子,後果更不堪設想;與此同時,他也關注到場地多樣性的問題,他指出,現時澳門體育場地因缺乏合理的規劃,體育場地不足一直為人詬病,且出現分佈不均的情況,尤其沙梨頭、高士德、新口岸、石排灣等地區,缺乏足夠康體設施,以新口岸為例,規劃至今竟無一個正式的泳池,期望當局能早日完善。
六建議冀完善康體設施
對於休憩區康體設施現況,他們提出以下六點建議。一是積極配合準備出台的《城市總體規劃(2020-2040)》,盡快完善城市規劃及協調相關管理部門,通過短中長期規劃,長遠解決全澳康體設施分佈不均及場地不足的問題;二是建議增建專項球場,而非增建多功能球場,推動按不同體育項目編製體育基建的建造及修繕計劃,解決部分體育項目完全沒有場地可用的問題,以提升澳門體育場地的多樣性,滿足居民及不同運動愛好者的需求;三是制訂場地管理規章,列明場地的允許體育項目、使用、借用及違規懲處等條文,以解決因缺乏管理規章而衍生的管理問題;四是關懷弱勢群體,增加無障礙設施,以構建友善、公平與和諧社會;五是增加使用說明或指引、衛生與遮陽設施及照明系統等,以完善配套;六是對康體設施作定期巡查及維護,並制訂更新計劃及使用指引,以解決設施老化及安全隱患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