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飛:公民科官方教材予教師正確教學指引

香港教育局首度在官方教材中提到中央對香港擁有全面管治權

2021-06-22

【香港中通社6月21日電】(記者 王姝)香港高中科目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公民科)將於今年9月推行,逐步取代通識教育科,首批課程電子簡報日前上網;關注通識科改革的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副主席、將軍澳香島中學校長鄧飛21日接受香港中通社採訪時指出,公民科教材內容資料準確客觀,可給予教師正確教學指引。

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將在中四級(相等於高中一年級)推行,“‘一國兩制’的內涵和實踐”是課程的首個課題。由於新學年未有教科書,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日前上載三份以“香港問題的由來”、“國家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憲制關係”及“維護國家安全的意義”學習主題電子簡報,上載至網上資源平台,供教師下載施教。

在涉及國家與特區憲制關係部分,教育局首度在官方教材中提到中央對香港擁有全面管治權,“一國兩制”是完整概念,不能相互割裂,更不能相互對立,形容有人主張中央權力只限國防及外交事務屬錯誤觀點。

香港國安法及國家安全亦屬公民科學習主題,簡報指出,香港特區制定香港國安法,而不是把《國家安全法》、《國家情報法》、《反間諜法》等全國性法律列入基本法附件三實施,是堅持“一國兩制”原則的體現。

簡報續指,香港國安法的制定和實施既健全完善香港的法治,又促進香港的人權保障。法例於去年6月30日出台和實施,有效地止暴制亂,香港社會生活恢復平靜,公民的基本權利和自由得到及時保障。

教學簡報採用不少官方資料,包括引用中央電視台片段,參考外交部網站、北京人民出版社《國家安全知識百問》、國家教育部贈送全港學校的《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讀本》等。

鄧飛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採訪時說,現行通識科備受詬病的原因就是科目格局看似宏觀但實際碎片化,教師採取“土法煉鋼”的形式自製教材,難免出現偏頗的問題。而公民科教材設計由教育局把關,教材內容涉及法律條文和官方資料更顯詳實,特別是在國家安全教育方面有明確清晰指引,教師可全面客觀地教授知識。

“從教育課程學角度來講,公民科才真的稱得上是專業課程。”鄧飛指出,雖然教育局上載的電子簡報內容不多,但內容資料準確,更加全面客觀,給予教師正確教學方向指引,相信日後局方會上載更多資料作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