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地牌車涉走私案件頻發不容忽視

2022-11-23

【特稿】自從關閘口岸和青茂口岸實施24小時限行一天往返一次,往返兩地的水客行為大大減少,在應對新冠疫情的非常時候此舉得到大家的理解,且直接減少珠澳兩地防疫部門的各方壓力,這對於兩地居民以及往返兩地的工作、上學等人士來說也是好處大於壞處;但總有一些害群之馬為了一己之私攜私貨闖關,想方設法地逃避海關的盤查,利用早出晚歸人群過關洶湧的時間段,跟官方玩起了“老鼠躲貓貓”的遊戲,甚至利用“法不責眾”的心態,憑藉人多現場混亂攜貨直衝海關企圖渾水摸魚,這不僅破壞海關入境秩序,更將珠澳兩地防疫戰線撕裂一道口子,很容易被病毒破防。

都說中國人聰明,“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是現下水客們跟海關玩起貓抓老鼠的遊戲。這幫人頻繁往來於兩地的口岸,有利益的地方就有他們的身影,不把政策法規乃至法律放在眼裡,特別是當下疫情傳播的高風險期,可謂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將現行法規法令當耳邊風,為應對關閘及青茂口岸24小時限行一次往返的規定,又將目標放到其他通關口岸,而且不再用腳來丈量財富的到來,而是開始動用四個輪子的車輛來藏貨企圖躲避海關的檢查,將水貨帶到內地以獲得成倍的私利,這種行為輕的說是走水貨,可數額貨值往往已經開始構成走私的行為,且當下越來越頻繁被海關截查到,實在是日甚一日。此外,用兩地牌車輛走水貨也衍生另外一個問題,也就是此行徑使得內地海關在查驗通關過程中更謹慎,間接也是導致居於深合區的澳人,反應早晚通關時間過長之原因所在。

統計了一下澳廣視最近以來報導的有關粵澳兩地牌車輛涉及走私的案件,不難看出越來越多的此類車輛參與其中,且所攜帶的物品五花八樣,但都是非貴不帶的高利潤物品,且往往都是海關嚴禁攜帶之物品。11月22日,拱關揭粵澳牌車涉走私179部舊手機到內地;11月16日,兩地牌車偷運2千隻活龜赴珠海被立案;11月9日,拱關再揭兩地牌車走私22瓶茅臺;11月2日,500件首飾藏車偷運到內地被截……,甚至在22日,更有跨境學童家長利用豁免限次通關用作走水被拱關查獲,一天往返五六次走水甚至教唆學童帶貨過關,實在做得太過分。海關現已取消此2人的豁免資格,你們的小孩以後上學又多幾重波折?唉,何必呢!

俗話說“生財有道”,若以非法之道而賺取所得,此財最後也會散失。為什麼這麼說呢?古話有說“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無益於得也,求在外者也。”雖然走水能賺取錢財,是養家糊口的一種方法,但卻與法不容,要獲得卻要違背道法,這無疑於“飲鳩止渴”,所以「求」是無益於「得」。在咱們中國還有一詞叫“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在以法治為民的當下,總歸是“一山還有一山高”,民之所望就是兩地政府施政之所向,那些逆風作案的水客至於是否能聽得進去這些“之乎者也”,筆者不抱太大希望,因為在慾望面前他們已經拋棄“禮義廉恥”,這些不法之徒往往都是一些“鋌而走險”之人,也唯有以重罰、重懲來加以警戒。

——沐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