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個世界 同一個春節

2023-01-22

【中新社北京1月21日電】(記者馬海燕)大紅燈籠高掛,歸家遊子疾步,老人孩童翹盼……農曆癸卯兔年正向我們走來。

 『百節年為首。』農曆新年對於中國人來說,既有『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寓意,又有『扔掉憂愁,擁抱新禧』的寄託。

注重家庭與親情也讓春節成為溝通中國與世界的密碼。從126年前加拿大紐芬蘭《每日新聞》對首批華人移民略帶好奇與排斥的春節記錄,到6年前春節正式成為加拿大官方節日;從150多年前有記載的太平洋鐵路華工在美東地區舉辦第一個中國新年慶祝活動,到唐人街春節成為美國一景,背後是百餘年間華僑華人與當地人的艱難融合,也是他們用自己的貢獻奠定影響力的辛勤耕耘。

『有華人的地方就有春節。』春節在全世界的廣泛流行與6000多萬華僑華人對故土的眷念分不開。他們在異國他鄉,將中華傳統美食與當地特色飲食嫁接,將春節的慶祝方式與當地節日慶典融合,吸引了越來越多住在國民眾的參與。東南亞國家的孩子們在廣場上舞龍舞獅,美國華埠的春節花市和民俗表演吸引各族裔民眾,法國人常常在春節『組團』去當地的中餐館吃飯……

如今,春節民俗活動已走進全球近200個國家和地區,有約20個國家將春節列入該國整體或部分城市的法定節假日。春節成為世界性節日,亦體現著人類文明的多樣性和包容性。

以貼春聯、掛紅燈籠、敲鐘、舞獅、放煙花為標誌的中國新年,逐漸成為『一項國際性慶祝活動』。日本東京塔、迪拜哈利法塔、美國紐約帝國大廈、加拿大國家電視塔等多國地標建築在除夕夜點亮象徵喜慶的『中國紅』;英國倫敦特拉法加廣場的春節慶典、加拿大華埠的新春大遊行、紐約唐人街的花車巡遊、馬來西亞的檳城廟會等多種新春慶祝活動,吸引當地民眾、華僑華人和外國遊客共慶中國年,已成為當地的文化景觀;今年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春晚宣傳片也亮相澳大利亞悉尼世界廣場、義大利羅馬市中心、美國主流影院、體育賽事現場等,『看春晚』這一春節新民俗正在由內向外擴散。

連日來,巴基斯坦總統阿爾維、菲律賓總統馬科斯、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等一些國家政要和國際組織負責人以各種形式送上春節祝福。中文說出的『春節快樂』『兔年大吉』『恭喜發財』出現在政要們的拜年吉祥話中,讓中國人覺得親切,也讓人看到大家對『相知無遠近,萬裡尚為鄰』的期盼。

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走向世界,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來到中國,中國年諸多細節背後的傳統文化被理解得也更深刻。許多外國人開始對『年年有餘(魚)』『壓歲(祟)』『餃子(交子)』『年糕(年年高)』等諧音表現出濃厚興趣,對『年』的由來、迎財神、十二生蕭等形成個人理解。

古特雷斯在日前的中國農曆新年致辭中如是解釋兔年的寓意:『兔象徵著活力和機敏,這是人類面臨艱難和考驗時所需要的品質。』全球經歷戰亂、分離、疫情、憂患之苦的人們,或許比任何時候都更理解中國春節蘊含的團圓、平安、健康、快樂的真諦。

今年有很多中國人走出國門過春節,感受『異域春節』魅力的同時,給國外旅遊業復蘇帶來久違的動力。也有很多海外僑胞回到中國過年,品嚐『媽媽的味道』,慰藉鄉愁的同時,感受祖(籍)國的日新月異。無論在哪裡,共用團圓年,互道安好、便是福分。

『不要在遙遠的距離中割斷了真情,不要在日常的忙碌中遺忘了真情,不要在日夜的拼搏中忽略了真情。』同一個世界,同一個春節,這也許是春節『以情動人』的最可貴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