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3968號
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少子化帶來挑戰
2025-04-29
【本報訊】社會文化司司長柯嵐昨不諱言,少子化問題為社會帶來多重壓力與挑戰,政府將結合在生育、養育、教育三方面著手,希望予年輕人有信心組織家庭及養育好下一代。她透露育兒津貼希望暑假期間開放申請,涵蓋至二二年生、現未滿三歲的幼兒。
少子化問題持續受議會關注,議員出謀獻策,建議由經濟,如延長育兒津貼發放年齡、完善家庭友善政策,倡設家庭假、育兒假等,引入產後修復等作出支援。
柯嵐指,本澳面對少子化及老齡化雙重壓力與挑戰,二零二三年,本地居民生育率僅為百分之零點八,比內地(百分之一)、新加坡(百分之一點零五)低,並且,二零二九年會出現超級少子化,為社會帶來多重挑戰,除了學童影響收生率、勞動力問題,更深層次是加深養育體系負擔。為應對少子化問題,特區政府將綜合在生育、養、教育三方面工作,包括透過調升育兒津貼及出生津貼、十五年免費教育,分擔父母經濟壓力,其中,育兒津貼希望暑假期間開放申請;同時,會進一步研究優化托兒服務,探討兩歲以下幼童托兒服務,以及提升保育員的質素、支持弱勢家庭托兒等。
另一方面,在支持生育養育配套措施上,將總結現階段醫學生殖輔助計劃,並研究作出調整。在家庭友善政策方面,將會加強家庭計劃、家事分擔宣教工作,推動男女共同承擔家庭責任,而目前,已與六大休閑企業聯合推廣家庭友善措施,及透過教青局開展親職教育工作,希望由雙方組成家庭開始,予準父母支援。她又指:「(做)父母唔需要考牌,但希望提供考牌知識,予年青人建立有信心建立家庭、養育好子女。」至於家事假、育兒假、兒科急診服務等,將由整體上對家庭友善政策支援上作出安排。
由於少子化對生源有影響,柯嵐指,為穩定教師隊伍、提升教學質量,今年會展少子化趨勢對澳門教育系統影響和應對策略研究,科學預判和規劃本澳教育體系發展,由未來教育規模和出生率的關係、學生生源結構和組成、教師團隊規模、最佳化教育資源和學校的分佈、收生不足學校的支援措施和學校環境最佳化等六大方正作研究,以及會檢討私框。
教局冀軟著陸減少子化對教師規模影響
教青局局長龔志明補充,近年每年教師有約四百人離職退休,約五百新人入職,而師範畢業生約三百人。隨著學生規模達峰,教師方面也相應達峰,當局近年也透過不同教育階段師資互轉穩定隊伍。他期望透過上述研究,在學生生涯規劃、老師自然流失和規劃間取得平衡去「軟著陸」,減少少子化對老師規模的影響。
至於議員關注少子化下對學校收生和營運造成的壓力。教青局局長龔志明表示,已調整資助小班教育的人數,並強調非每班學生人數越少越好。又指,教育發展基金運作和資料提交等也作出了優化,以減省提交文件的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