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中學歷史教材完善愛國教育

2025-04-29

【本報訊】愛國主義教育近年大行其道,社會文化範疇施政方針提出築牢愛國愛澳根基,完善愛國愛澳教育的重要載體,包括修訂中學《歷史》教材。

多名議員昨施政辯論時也關注愛國教育。身兼副校長的議員林倫偉提議把本澳名人如馬萬祺、柯倫,乃至在長沙擊落日軍軍機的澳機師林耀等納入教材中,作為本土和愛國主義教育。

柯:林則徐虎門銷煙應納澳歷史書

柯嵐回應時直言贊同林有關意見,可在教材編寫裡加多一些本地化內容。除上述名人外,她又建議可加入林則徐虎門銷煙,當時本澳在相關事件中所起的獨特的地位。

對於紅色之旅景點如葉挺故居增加安排演出劇本、劇場或劇本殺等,吸引年輕人參與之意見,柯嵐答道,劇本殺等這些新穎方式她個人覺得是完全可參考的,以進一步豐富內容。

柯嵐強調,愛國主義教育是她們其中一項非常重要工作,希望可做到「讓優秀的青年更愛國,讓愛國的青年更優秀」,循導向性、系統性和創新性三大原則去開展,按不同年齡段學生設計不同的項目,除教育外還社工、體育和文化等多層次共同參與,形成政府主導,學校主責,家庭參與和社會聯動的協同機制。

她又引述習主席「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擔當」講話,指新一代年青要做些甚麼,這屬愛國主要教育需要思考的問題。

此外,施政方針還提出,串連的鄭家大屋、鄭觀應紀念館、中西藥局舊址、葉挺將軍故居、冼星海紀念館等場館做導賞遊路線,逐步優化各館軟硬件設施,充實愛國主義教育的文化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