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店結業後的一場美麗誤會

2014-09-19

悅書店被榮休,網上一片哀鴻。澳門的丁點文藝日消殆盡,政府的冷漠頓成眾矢之的。

書店接連地倒下,或多或少引起了更多人的關注。澳門的書店好比是萎縮在陰暗街角的少女,受驚且被虐,楚楚可憐。

書店布局透視出當地文化氣息,一樓潮流、二樓小說、三樓教育、四樓兒童、五樓進修、六樓文藝、七樓咖啡廳。包羅萬象,為少年賣漫畫,為兒童設遊樂區,面面顧全。美國的多元與包容特質於此生焉,書店是週末的景點,家庭的樂園。

一塵不染、秩序井然,店內寂然無聲,上班族低頭默閱。唯獨日本人的書店,才能保留這分道家的靜與空。店長可掬的笑容,新書精美的包裝,不但是一門藝術。其中更蘊含著一種細緻、一份優雅,一分民族的貼心。

同是座落在街角,歐陸式的小屋卻是紳士淑女談情的好地方。室內洋溢的不是書味,而是一種芳芬的智慧。架上飄落的灰塵與檀木,在古典與潮流間起舞。書店是歐洲大街上的雨點,每天滋養著特朗斯特羅默(Tomas Tranströmer)眼中的山光雲影。

澳門人,在惋惜書店被拜金霸權吞噬前,請關注點國情,中國式的書店素來不是愛書人的好去處。鍾情應考雞精、傻瓜英語,贏在起跑線上等速食文化的民族,少一間書店又何必作無病呻吟?

疏狂齋主

歡迎賜教:Facebook:澳門教育資源共享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