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00504號
2010年05月04日
星期二
逾半受訪者認政府未充分聽民意
2010-05-04
【本報訊】「澳門居民綜合生活素質調查(二零零九)」「政府施政與管治」專題研究中,受訪者遍認為政府整體的施政表現中規中矩,但對政府回應市民訴求所給予負面評價較高,過半數受訪者認為政府未能充分聽取民意。市民對未來三年社會或生活狀況的表現,評價是三次調查中最差,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主任黃紹倫認為,市民的期望與目前政府之整體表現乃至管治模式均存在落差的原因,可能隨著經濟逆轉、特區政府的管治能力有關,建議政府應藉著是次時機,檢討政策推行與實施存在落差的原因。 可持續發展策略研究中心昨早舉行發布會(見圖),由可持續發展策略研究中心主任謝志偉,副主任吳志良、鄭華峰、研究小組統籌員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研究助理教授鄭宏泰、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行政所長黃紹倫教授、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所長張妙清教授,講介「澳門居民綜合生活素質調查(二零零九)」報告內容。 「澳門居民綜合生活素質調查(二零零九)」 於去年二月啟動,歷時兩個月,涉及三千五百戶居民,是第三次大型入戶調查,深入探討了澳門居民在「環球金融風暴下的社會預期和社會現實」和「政府施政與管治」兩個專題。 由於訪問時正值金融海嘯爆發時期, 「環球金融風暴下的社會預期和社會現實」中,主要就市民對當時和未來三年工作信心和前景作探討。調查發現,受訪者對專業、技能應對未來社會需求的信心不足,頗擔心未來的就業環境逆轉,百分之四十二點六受訪者表示很擔心或擔心未來三年可能失業,百分之四十一點九表示完全不擔心或不擔心失業。與此同時,對於提升本身在勞動市場競爭力的意欲又不強,百分之五十五點一表示三年內沒有確實進修計劃,尤其是年老、低學歷及體力勞動及社會低下層較缺乏提升競爭力的計劃。對金融風暴下出現減工資或生活水準下降深感無奈。受訪者普遍認為個人生活水準與個人努力相對公平,對新一屆政府應對金融風暴的信心持審慎和肯定的態度居多,有百分之八十二點八受訪者認為,縱使經濟逆轉亦不應減少扶助弱勢的政策傾向。
市民對未來信心持續下降 對未來三年的社會會比現在好的期望,零五年、零七年和零九年的結果市民的信心持續下降,分別為百分之五十六點七、百分之四十八點九、百分之三十四點五。黃紹倫認為,出現市民對未來信心下降原因,與經濟因素與政府表現有關。二零零五年第一屆特區政府連任時,市民對政府抱有過高期望,但隨著經濟逆轉,令市民反思政府的管治能力,是世界正常的表現,不單是澳門獨有。他建議,政府應藉著是次時機,檢討政策推行與實施存在落差的原因,以及處理其他問題,尤其關注弱勢問題。
政府施政中規中矩 「政府施政與管治」結果顯示,受訪者普遍認為政府整體的施政表現中規中矩,只有百分之二十九點三受訪者對政府表現感滿意,不滿者佔百分之二十三點三、百分之四十七認為表現一般。在針對政府回應市民訴求方面,給予負面評價的比例卻高於持正面評價者。最多受訪者滿意的是社會穩定,佔百分之四十二,其次為經濟繁榮,佔百分之四十一點二,但對社會廉潔、舊區重建、司法機構工作效率、就業狀況和政府工作效率等表示不滿。由零五年至零九年,十三個調查項目有明顯下降,特別是失業率改善。期望政府能著力改善就業、房屋、經濟等民生問題,並期待有一個廉潔和公正的政府。市民對政府聆聽民意雖有一定期盼,但感到政府在決策過程中未作充份諮詢,可見市民的期望與目前政府之整體表現乃至管治模式均存在落差。此外,市民且對社會廉潔的評價偏低,這也反映了市民對政府施政表現不滿的部分所在。鄭華峰建議政府,檢視目前的諮詢組織,能否真正吸納民意,尤其年青人與政府的溝通渠道是否有效。
本年度調查下月展開 本年度的調查將於六月展開,針對澳門當前社會發展較為迫切的五個專題,包括貧富懸殊、青少年對就學和就業前景的展望、區域合作與跨境互動、政府施政與管治以及個人主觀福祉等。除了上述的專題電話調查外,亦將針對經常往返內地或香港的澳門人、來自內地或香港的新移民,以及長者和單親低收入人士組織深入的焦點小組訪談。希望透過以上兩種研究渠道的相互結合,蒐集民眾在提升綜合生活素質方面的觀感和期望,分析居民對政府政策調整的態度與意願,十月中下旬以前,研究小組將整合相關的分析結果及政策建議並呈交予行政長官崔世安,以便作為二零一一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