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電影傳媒大獎六月移師本澳 吳局:助本土電影業發展

2011-03-25

【本報訊】第十一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將首次移師澳門舉行,成為簽署《粵澳合作框架協議》後首個兩地文化產業合作項目,文化局長吳衛鳴相信,活動配合特區對文創產業支持,為本地電影產業發展提供了機遇。 主辦的南方都市報昨在廣州舉行大獎的新聞發布會,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楊興鋒社長會上致詞說,各界的支援讓今屆大獎落戶澳門,是《協議》簽署後,落實兩地文化產業合作的首個試點專案。他相信,南方報業將能在粵港澳合作推向深度廣度的戰略格局中,發揮應有的貢獻。 同場出席的吳衛鳴受訪表示,現時本澳電影業發展較緩慢,當局希望引入一些較大型、重要的電影盛事,如今次參與多個層次,包括在當晚頒獎禮加插推介澳門電影文化環節、澳人和澳媒任評審等,一方面可促進交流,另一方面也令外界更加注意澳門情況,提供本土電影業、錄像業有更多發展機會。 要推動澳電影和錄像發展,需要各種各樣活動、工作都要參與、推動,局長透露,該局計劃利用電視、報章做好宣傳,正與澳廣視磋商合作,期讓更多人去投身電影行業,而業內亦要奮發圖強。  

加大力度扶持本地電影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評委會秘書長虞曉毅指出,澳門沒有電影工業,製作以獨立性質為主,故出品的個人風格和藝術性較強,因而較遠離觀眾口味,建議特區政府從產業角度出發,更多扶持本澳電影發展,相信可推動未來有更多、更好和更貼近市場的作品出現。 虞曉毅說,活動一直希望能吸納更多地區的華語電影,包括澳門的,而且今年去澳門舉行,是欲進一步拓展其影響力,有更多機會讓人認識澳門這方面,故可說是互補優勢、互補發展。  

逾二十影片中選角逐獎項 此外,大會昨宣布今屆電影傳媒大獎入圍名單,逾二十部影片角逐十一個獎項,當中台灣名導張作驥的《當愛來的時候》率先跑出,獲最佳電影、最佳男主角等最多六項提名,緊隨其後的則同樣來自台灣、有五項提名的《艋舺》,其它競逐各獎項的還有《讓子彈飛》、《志明與春嬌》、《唐山大地震》和《歲月神偷》等。 主辦單位今回新增觀眾票選最受矚目電影、男演員、女演員和表演四獎,讓公眾網上投票,直接支持自己所好。各獎得主將於六月十六日在澳門頒獎典禮當晚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