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10811號
2011年08月11日
星期四
民署介紹望德堂市政建設
2011-08-11
【本報訊】民政總署昨晚舉辦社區座談會介紹望德堂區的市政建設。 社區座談會昨晚在營地活動中心禮堂舉行,民署管理委員會代表主席李偉農、副主席羅永德、委員伍秉賢、梁冠峰和麥儉明出席,土地工務運輸局、交通事務局和環境保護局也派代表列席。 羅永德表示,望德堂區包括荷蘭園、塔石和東望洋山,面積雖小卻極具特色。堂區內保留了很多葡式建築,也有不少世遺古蹟,遊人絡繹不絕。近年政府注意發展創意產業,由於地理位置便利及社區建築物的特色,因此吸引不少藝術團體進駐,開拓文化創意產業。他說,民署按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美化區內各項市政建設,優化社會環境,提升居民的生活質素。 麥儉明接著介紹了望德堂區正在開展和計劃的市政建設。其中,將盧廉若公園標本屋改建為名為「養心堂」,作為盧氏家族文物展廳;重舖松山三十彎步行徑;重整及優化松山露天廣場(舊鱷魚潭);改善得勝公園及加建公廁。同時,將在雅廉訪大馬路與賈伯樂提督街交界,以及與文第士街交界,和在美的路主教街興建垃圾壓縮桶。 在社區座談會上,望德堂區多個團體和坊會的代表,就建設該區的新環境提出意見。其中,水荷雀區坊會副理事長李偉民表示,他們將收集到市民的意見交給民署,很多都得到妥善處理。如雀仔園附近的垃圾經過垃圾壓縮桶處理,衛生環境得到了改善。又如,塔石廣場的綠化工作也做得較好。但他認為該區的交通問題仍未盡完善。實行新巴士服務模式後,增加了巴士,也使得交通擠塞更為明顯。如西墳馬路是大部份重型客車必然之路,附近巴士站稍有擠塞,就會引致水坑尾和士多紐拜斯大馬路的嚴重塞車。因此他希望有關部門多想辦法優化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