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陸交通 各取所需 共存生態

2019-09-18

【 正視聽】 港珠澳大橋通車近一年,迅速成為澳門第二多客量的陸路口岸,港澳及廣東省的市民,自此除經海路往返外,多了一個直通的陸路選擇。正由於此,經營港澳及珠三角的客輪服務業務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今年上半年信德的噴射飛航和珠江船務的載客量同比大幅減少三成。有人擔心,港珠澳之間的船務會否隨著陸路交通發展而成為歷史?!由於港珠澳大橋落腳點及船務口岸之間的往來點不一,只要做到協同和錯位發展,相信海、陸兩者可以補充市場、各取所需,共存的生態。

今年七月,經海路入境澳門的旅客只有五十四點四萬人次,同比去年下跌四成四(去年為九十六點五萬人次),而經港珠澳大橋口岸入境的旅客,達五十一萬七人次,超越了經海路入境數字。另一方面,今年上半年信德的噴射飛航港澳線的載客量同比大幅減少三成二,由去年六百七十萬人次,下跌至四百六十萬人次,去年錄得港幣七千萬元的虧損;而港澳及港珠的客輪服務,珠江船務客運量亦錄得三成的跌幅。往來港珠澳之間的客船服務,是否黃金時代已終結?未來可能成為歷史嗎?

噴射飛航自一九六四年成立,服務澳門超過半世紀,主要經營香港、澳門、深圳及廣州四地之間的航線,現時只有它提供二十四小時來往香港和澳門的海上客輪服務 。二零零七年成立的金光飛航,以氹仔客運碼頭為主要航班入境澳門,以服務路氹仔及其直達澳門威尼斯人渡假村酒店及路氹金光大道的客群為主。比起經港珠澳大橋,乘船能夠更快直達香港島和尖沙咀,而且上述兩間船公司均有營運澳門與香港國際機場的航線,雖然班次稀疏,至少有相關服務的提供,而不是空白。有市民反映,如果經港珠澳大橋都可以由香港國際機抵澳,但所花的路程及交通接駁、出入境也費時不少。

基於地理分佈及不同客戶群,海上客運及港珠澳大橋,各有優勢和服務需求者,即使未來逐步開放更多私家車輛和接送客車可通行港珠澳大橋,只要做到協同市場、錯位發展,陸路與海上船務之間,仍然可以做到各取所需。方法總比困難多,船公司可以先考慮如何穩守甚或更進取地拓展業務,不讓剩下的那塊餅由口中丟掉。

面對金巴的大眾化票價,先考慮兩地居民票務優惠,或與酒店、旅遊業界合作,或結合文化/娛樂表演,推出旅遊套票;配合一程多站的旅遊策略,將目標客源市場放到珠三海客群,輻射出去更龐大的客源市場。本澳的海、陸部門,包括交通事務局、海事及水務局,應該積極與內地及香港的交通部門,在中央的協調下,研究三地的海、陸口岸對接及如何定位、協同,透過提高交通便利性,更好地發揮大灣區的優勢。

>>諾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