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通關不確定性藏隱憂

調查指北區逾六成商戶陷經濟困境

2020-08-01

鄧錦富

疫下的澳門街頭(資料圖片)

【特訊】因應疫情影響,澳門特區政府於3月起推出不同的抗疫措施及援助,以緩解市民及商戶的緊急需要。對於5月起推出的消費補貼計劃,居民使用消費卡去商戶購買所需物品,為居民減輕部份生活財政壓力。面對中小微企有關消費補貼計劃的受惠面,工聯北區綜合服務中心於早前針對黑沙環新填海區商戶疫後消費信心進行調查,當中超過八成二受訪商戶表示收入下跌;其中逾六成商戶陷經濟困境,只有近兩成商戶會減少人力,大部份商戶選擇與員工共渡難關;超過五成商戶認為政府推行的中小企支援計劃不足夠,主要涉及中長期的復甦方案。

商戶以節省開支來面對

工聯北區綜合服務中心副主任鄧應南介紹,調查於今年五月進行,成功訪問150間黑沙環新填海區商戶,當中包括餐飲(43間,28.7%)、超市藥房(32間,21.3%)、零售(30間,19.9%),以及地產、補習中心、美容美髮等(45間,30.1%)。結果顯示,該區商戶在二至四月間,收入下跌者佔82.7%,其中以下跌“30至40%”和“50至60%”最多,分別佔23.3%和22%,同時亦有14%商戶表示收入增加,主要來自超市、藥房;調查結果還發現,有61.3%的商戶表示收入減少讓其營商陷入困境,最多商戶選擇以節省開支(75.3%)來面對,其次是籌集資金(21.3%)及減少人力(19.3%)。

恢復到疫前收入水平不抱希望

受訪商戶對未來經濟影氣的樂觀程度,評分為2.78分(5分為滿分),分數越高越正面。他們表示,於疫情結束後,對顧客量恢愎表示「有信心」的佔45.3%,“一半一半”的佔34.7%;而有60%商戶表示需要12個月或更長日子,才能恢復到疫情前的收入水平。鄧應南認為,政府相繼推出 “穩經濟、保就業、紓民困”措施,令商戶對客量恢復信心增加,但同時,澳門屬於高度外向型經濟,受訪期間疫情反覆讓何時開放通關具不確定性,因而為商戶未來收入恢復帶來隱憂。

非零售或非餐飲商戶對補貼計劃認可一般

對於政府推出《消費補貼計劃》的支持程度,商戶評分為4.04分(5分為滿分),顯示他們認同相關安排,並認為該計劃能促進其收入水平,“有信心”及“非常有信心”商戶共佔51.3%。有近34.7%商戶則表示信心“一般”,這些多為非零售或非餐飲商戶。

幾點建議冀政府調整支援策略

澳門商業僱員總會理事長鄧錦富表示,調查反映了該區商戶的營商狀況,建議在“保就業、穩經濟”前提下,分階段來支持商戶,短期著力盤活經濟,擴大《消費補貼計劃》適用範圍,加速經濟復甦,並加快推出針對中小企在職人士帶津培訓課程,提昇員工技術能力,減輕商戶人力成本外,亦能穩定就業;中期重建營商環境和信心,協助提昇運用新技術水平,以大數據分析營運狀況,調整發展策略。作為僱員,亦需努力學習新知識新技能,為向上流動作好必要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