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匯率能延續『獨立行情』嗎?

2022-01-10

【中新社北京1月9日電】 (記者 夏賓)過去的2021年,受美聯儲開始收緊量化寬鬆規模和今年開始加息的預期影響,美元指數明顯走強,而以新興市場為代表的非美貨幣幾乎全線下跌,但人民幣卻走出了“獨立行情”。

觀察2021年全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震蕩前行,在波動中略有升值,在岸人民幣和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年中最高時分別觸及6.3430和6.3258,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全年漲幅約2.29%。同時,美元指數也在當年實現上漲,從89.96一路飈升至96以上,在12月31日收報96.66。

人民幣為何出現逆勢升值?FXTM富拓首席中文分析師楊傲正對中新社記者表示,主要原因與中國央行的貨幣政策趨向穩中有序放寬、疫情持續帶動中國出口貿易需求、國內企業應對境外債務能力提高等相關。

中國銀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有鑫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稱,2021年人民幣升值原因主要有四方面。一是在海外供應鏈產業鏈瓶頸不斷深化背景下,中國出口訂單持續增加,貿易順差和外匯收入保持在高位,有力支撐了人民幣匯率。

二是人民幣的投資和避險屬性不斷凸顯,隨著中國金融市場開放程度加大,外資不斷增持人民幣股票和債券資產。海外疫情繼續擴散,新型變種毒株出現,市場仍存在避險需求,人民幣受到更多青睞。

三是海外通脹持續高企,而中國通脹保持在較低水平,從購買力平價角度看,也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人民幣。

四是隨著人民幣匯率走高,企業和居民結匯需求上升,2021年前11個月銀行代客結售匯順差規模達2216.5億美元,同比增加140.6%,改善了外匯供求形勢。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中國央行等相關部門不斷強化與市場的溝通,增強了匯率預期管理,多次出手遏制了人民幣匯率快速升值,打擊了市場不良的投機情緒,使得人民幣匯率重回雙向波動走勢,讓企業樹立“風險中性”理念,有助於緩解出口企業的運營壓力,也有助於中國國際收支繼續呈現自主平衡格局。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直言,人民幣2021年走出“獨立行情”後,2022年其基線假設是疫情影響逐步減弱,在全球貨幣政策趨於緊縮的大環境下,中國出口的高增長很難持續。

“一旦出口增速回落,人民幣有效匯率的估值就存在修復的需要。我們預計人民幣在2022年有望溫和回調,年底的中樞將在6.65左右。”彭文生說。

王有鑫則認為,2022年境內外GDP增速差、利差等可能回落,人民幣的雙向波動特徵將更加明顯,來自貿易順差和跨境資本流入的積極因素將繼續發揮穩定作用,但外部美聯儲加息進程加快和美元指數波動反彈以及新興經濟體金融波動加大,企業和市場主體將結合形勢變動調整資產負債幣種結構,銀行代客結售匯和涉外收付款順差可能收窄,匯率市場波動將大於2021年。

楊傲正判斷,踏入2022年一季度,全球因變異病毒株影響下疫情正在大幅反彈,可預期今年初期供應鏈和進出口問題將難以短期內解決,並將進一步推升全球尤其是歐美的通脹率,預期美聯儲有需要進一步加快收緊政策和加息步伐。

他進一步稱,相反,中國國內經濟風險可控,通脹因素並未影響經濟復蘇步伐,同時中國央行傾向穩中有序放寬貨幣政策,相信中美利差有進一步收窄的可能,導致人民幣進一步受市場追捧的誘因大減,甚至會有所貶值。

王有鑫強調,過快升值或貶值均不利於經濟高質量發展。目前,中國經濟發展仍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和預期轉弱三大挑戰,在跨境資本仍然保持淨流入背景下,應更加關注實體部門的發展需求。與單邊升值趨勢相比,匯率雙向波動可穩定出口企業價格優勢,推動製造業復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