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願景到現實 習近平詮釋『一帶一路』源自中國屬於世界

2023-10-17

【中新社北京10月16日電】 (記者 黃鈺欽)2013年秋天,當“一帶一路”一詞首次出現在媒體頭版頭條時,很少有人能準確預見,這項嶄新倡議將會給世界和中國帶來的改變。

彼時,從哈薩克斯坦到印度尼西亞,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出訪期間先後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以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喚起人們的共同歷史記憶,賦予古絲綢之路全新的時代內涵。

時間是忠實的記錄者。跨越十年,從理念到行動、由願景到現實。在習近平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下,共建“一帶一路”不斷走深走實,在在詮釋著“‘一帶一路’倡議源於中國,機遇和成果屬於世界”。

——在時光刻度裡,人們看見“世界是通的”

“共建‘一帶一路’,關鍵是互聯互通。”習近平強調。而倡議提出伊始,一個“通”字也成為海內外觀察家的視角。2014年,面向國際政要,習近平更用“愚公移山”的寓言故事生動闡釋——“自古以來,互聯互通就是人類社會的追求。”

從駝鈴相聞到舟楫相望,跨越山海的交流是人們永恒的夢。“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年來,從“硬聯通”到“軟聯通”再到“心聯通”,這一源自中國的倡議正用一個“通”字改變世界。

“要致富,先修路。”當中國發展的成功密碼,濃縮成樸素的話語推而廣之,人們見證了中老鐵路、雅萬高鐵、匈塞鐵路等一批標誌性項目陸續建成並投運。如今,通達歐洲25個國家217個城市的中歐班列,在世界地圖上舖畫出逾80條運輸線路,更成為貫穿歐亞大陸的國際貿易“大動脈”。

在基礎設施的“硬聯通”外,“通”之于世界還有更深的意涵。這也正如習近平所言,“我們要建設的互聯互通,不僅是修路架橋”。在中方的倡議下,規則標準的“軟聯通”、人文交流的“心聯通”陸續展開。大到國家間發展戰略的協調對接,小到個人假期旅行的安排,都因“一帶一路”倡議“聯”在一起,變得更加順暢。

走過十年,共建“一帶一路”已經成為當今世界範圍最廣、規模最大的國際合作平台。而其之于世界的影響,依然能從一個“通”字裡見深淺。

在時光刻度裡,人們看見“世界之中國”

今日之中國正被前所未有地關注,“一帶一路”倡議如同打開了一扇“讀懂中國”的窗,讓外界看到“世界之中國”。

“共建‘一帶一路’是中國對外展現自身形象的一個重要契機,也成功讓世界看到中國在國際合作上的務實與開放。”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前院長馬凱碩說。

事實也是如此。面對外界對“一帶一路”倡議是不是空洞口號等疑惑,中國用事實說話,用行動回應。希臘的比雷埃夫斯港就是答案之一。作為中希合作典範,比港藉助“一帶一路”的東風煥發生機。站在鱗次櫛比的集裝箱前,習近平對希臘總理米佐塔基斯說,“中國倡議的‘一帶一路’不是口號和傳說,而是成功的實踐和精彩的現實。”

開放,更是“一帶一路”的理念。當外界好奇參與共建“一帶一路”有何“門檻”時,習近平一錘定音——祗要各國有意願,我們都歡迎。中國主張、八方響應,共建“一帶一路”在十年之內吸引了世界上超過四分之三的國家參與其中。《紐約時報》刊文說,“一帶一路”項目的數量和規模令人吃驚,“遠遠超出了科幻作家的想象”。

從“大寫意”到“工筆畫”,放眼全球,“一帶一路”倡議在輪船的鳴笛、在碼頭的裝卸、在橋樑的建造、在工廠的轟鳴中寫下無數合作共贏故事,以此不斷詮釋何為“世界之中國”。

——在時光刻度裡,人們看見“一帶一路”的初心

十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由願景變成現實也有“成長的煩惱”。無論是一些西方媒體炒作該倡議是“中國版馬歇爾計劃”,還是個別政客將其描繪成“債務陷阱”的源頭,國際輿論場上總有聲音試圖用冷戰舊思維解構中國新倡議。

面對謬誤,從國際多邊場合到國內重要會議,習近平多次作出直接回應和宣示,闡明“一帶一路”倡議是什麼、不是什麼,讓外界看到倡議的初心:共建“一帶一路”是經濟合作倡議,不是搞地緣政治聯盟或軍事同盟;是開放包容進程,不是要關起門來搞小圈子或者“中國俱樂部”;是不以意識形態劃界,不搞零和遊戲。

尤其在百年變局之中,全球發展赤字擴大,“一帶一路”倡議的初心被更多人看見。“我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就是要實現共贏共享發展。”2017年,習近平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演講時直言。從一條條“幸福路”到一座座“連心橋”,時光如流,中國用行動表明這一初心始終未變。

“如果你研讀過債務統計數據,就會發現沒有證據表明中國‘一帶一路’項目導致債務陷阱。”世界銀行前常務副行長馮慧蘭說,“中國領導人對‘一帶一路’意圖的清晰闡釋,讓外界得以看見這一倡議的真實模樣。”

如今,共建“一帶一路”走過第一個十年。凡是過往,皆為序章。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即將開啟,人們期待這一源自中國屬於世界的倡議,在下一個十年承載新的追求與夢想,走向高質量發展的新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