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役黑人三百年 歐洲列強未道歉

2014-02-06

歐洲奴隸貿易的黑暗歷史長達數百年。早於一四九二年,葡萄牙的貿易商已在西非城市埃爾米納(Elmina)建立奴隸貿易中心,其後荷蘭及英國曾先後接管這個奴隸貿易樞紐城市。

十八世紀,歐洲各國商人販賣奴隸的情猖獗,每年在非洲被運往美洲的奴隸成千上萬,單計英國便曾運送逾三百萬人往美洲為奴。奴隸終生需在美洲為奴隸主開墾土地,種植蔗糖及煙草等作物,不過由於奴隸運輸船環境極度惡劣,許多奴隸在途中已不支身亡。一七八三年,更曾有一艘奴隸運輸船因食水不足,結果船長下令將船上一百三十三名奴隸拋進大海,以便訛稱「遺失貨箱」而申領保險賠償。

歐洲民間在十八世紀末出現廢除奴隸制度的呼聲,隨政壇人士大力推動,反對奴隸行動漸見成果,英國在一八零七年三月廿五日立法禁止買賣奴隸,一八三三年立法廢除奴隸制度,一八四三年徹底禁止英國所有屬地蓄奴。

許多參與奴隸貿易的國家至今從未正式向受害奴隸道歉及作出賠償,英國反而在廢奴後向奴隸主賠償二千萬鎊。

英國前首相貝理雅於二零零六年曾表示,為英國參與奴隸貿易帶來「難以承受的苦難」深感遺憾難過,但未言及致歉或補償問題。今年七月,荷蘭社會事務部長亦作類似聲明。法國前總統薩爾科齊於二零一零年向海地提供援助及取消債務計劃,以補償「殖民的傷害」,但沒有提及奴隸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