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2284號
2019年11月04日
星期一
黃潔貞促深入分析醫保研究
建長效機制健全醫療保障制度
2019-11-04
【特訊】立法議員,共建好家園協會理事長黄潔貞認為日前後發佈的《澳門醫療保障制度研究》報告對本澳未來的醫療政策研究具有意義,當中反映了現時大部分居民認同本澳醫療保障制度,但隨著醫療成本不斷的提高,一方面令公共衛生服務壓力增大,增加輪候時間;另一方面加大了居民的醫療負擔,未來醫療服務將對政府公帑開支及居民帶来不同程度的壓力。為此,社會有意見指要引入全民醫療保險制度。
而她注意到研究受訪者認為全民醫保,在籌集醫療保險資金困難,需僱員、僱主與政府三方面提供資金相當困難,亦不能解決所有醫療問題,最終結果有高達六成六的意見,認為要保留現有制度。加上現時仁伯爵綜合醫院為孕婦、待產與產後一個月內的婦女(醫生證明)、10歲或以下與65歲以上長者、中、小學生、公職人員、教職員、貧民、癌病、精神病或傳染病患者與毒癮者、殘疾評估登記證持有者等多類人群提供免費專科衛生醫療服務,故此大部份居民指現行制度能提供較大保障。但她認為如未來政府維持現行的醫療制度,政府亦不可忽視10歲以上(非在學)至65歲以下的人群的專科醫療需求,以及私營醫療市場的發展。黄潔貞指出政府自2009年起,每年以行政法規批示的醫療補貼計劃(即醫療券)支撐市民在私人醫療市場就醫,藉以分流就診市民及及扶助私家醫生發展,推廣家庭醫學制度,鼓勵居民重視個人保健,藉此加強公私營醫療合作及拓展社區醫療資源。但對他們而言並非長遠之策。過去,她曾提議政府擴大醫療券的金額、延長使用期間及增加使用範圍,其中容許居民使用醫療券購買醫療保險等,但政府僅延長了使用期間,其他並未提及。她再次促請政府短期內可研究擴大使用範圍、提升醫療券金額、多聽醫療界意見及建立長效醫療機制。
黃潔貞表示,報告中提到即使現時未有條件推動全民醫保,但報告中提到“災難性醫療資助機制”和發放保險券的建議,對於解決市民因病致貧,以及為未能享有專科醫療就診的居民,提供全方位醫療保障上,均有參考和研究價值。她促請政府積極考慮報告建議的可行性,提升居民購買私人醫保的意願,讓不同需要的居民因應個人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醫療保障制度,並增加居民使用私人醫療服務,提升私人醫療市場的活力,分擔公營醫療的壓力,更充分發揮公私營及非牟利醫療機構承擔本澳醫療服務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