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17天本土病例零新增 中國內地疫情『警報』未除

2020-09-03

【中新社北京9月2日電】(中新社記者王祖敏)據中國國家衛健委2日通報,9月1日31省份新增確診病例8例,均為境外輸入,這也意味著中國內地已連續17天無新增本土確診病例。

9月1日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召開視頻會議宣佈:在不放鬆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新疆全面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8月30日,大連市官方表示,截至8月29日全市所有本土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實現『雙清零』,並連續28天無新增社區確診病例,標誌著大連市『7•22』疫情結束。

但在連續不斷的好消息下,中國仍未解除疫情『警報』——警惕風險、遏制反彈成為當前中國疫情防控的重要任務。

『老調重彈』:零新增不等於零風險

在今年二三月間,隨著中國疫情防控形勢不斷趨穩向好,包括武漢在內的多地出現確診病例零新增時,中國官方和專家就曾反復強調『零新增不等於零風險』。如今,這句話再次被『老調重彈』。

記者梳理髮現,目前中國疫情『風險』主要來自于幾個方面:

一是疫情防控恐仍有『隱秘的角落』。從5月的吉林舒蘭疫情,到6月的北京新發地疫情,至7月開始的新疆和大連疫情,這幾次局部疫情暴發前,中國內地均曾連續多天本土病例零新增,農貿市場和進口冷鏈食品一度成為疫情防控『隱秘的角落』。

雖然中國已進一步加強對各個環節的防控力度,全面查漏補缺,但多位專家認為,新冠病毒相當『狡猾』,人類對其的認知還遠遠不够,極大增加了疫情的複雜性和不確定性,在防控上恐會再現一些難以預料的『隱秘的角落』。

二是境外輸入已成常態。七八月以來,中國內地境外輸入病例一直居高不下。目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續蔓延,確診病例已逾2500萬。隨著各國不同程度地復工復產,國際間人員往來逐漸頻繁,以及跨國旅遊、探親等意願日益強烈,境外輸入的風險和壓力也在持續增長。

三是疫情仍有在秋冬季形成流行高峰的可能性。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日前表示,儘管目前人們對新冠病毒瞭解不够,但基於對呼吸道傳染病的既有認知,一般都是自秋末開始持續流行至次年春末,因此同屬於呼吸道傳染病的新冠肺炎在秋季形成流行高峰的可能性較大。同時,其它呼吸道傳染病『入侵』時,人體面臨多種衝擊,新冠病毒恐會『趁虛而入』。

『舊瓶新酒』:如何做好開學季和秋冬季疫情防控?

隨著形勢變化,中國官方已多次發佈有關常態化局面下的疫情防控指南。在秋季和新學期開學季到來之際,中國也及時更新了針對性的防控要求和措施。

為科學指導高等學校、中小學校和托幼機構做好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國家衛健委組織多家疾控機構對前期制定的相關技術方案進行了修訂更新,于8月中旬下發了秋冬季疫情防控技術方案,對開學前準備、開學後管理、應急處置等不同情境做出指導,提出了需要落實的全方位、多場景、各環節防控措施的具體技術要求和詳細工作流程,各地疾控部門也相繼出台秋季入學疫情防控措施或校園開學防疫指南。

9月1日是大多數學校新學期開學的日子,中國也迎來了自疫情發生後最大規模的學生返校。在當晚央視『開學第一課』節目中,上海新冠肺炎救治專家組組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為低齡學生提出10條防護建議,包括『戴口罩是保護自己也是保護他人』『洗手要像做作業一樣認真』『聚餐用公筷、餐具不混用』『早餐要吃好,多吃高蛋白』等等。

針對民眾的秋冬季疫情防控,專家們提出兩個層面。在個體層面,依然要做到『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的『老生常談』。有專家還建議,在秋季來臨時提前接種流感疫苗。一方面,冬春季是流感的高發季節,可提前做好預防。另一方面,流感的發病症狀與新冠肺炎有相似之處,避免二者混淆引發不必要的恐慌和治療『誤區』。

在社會層面,嚴格執行國家有關秋冬季疫情防控的要求和措施。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醫療救治組日前印發了《應對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醫療救治工作方案》,涉及發熱門診規範化建設管理、核酸檢測、物資儲備、人員防護等多方面。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國家衛健委也召開多次會議,強調做好秋冬季防控準備,堅決防止疫情反彈。

儘管疫情風險仍存,但多位專家表示,中國已建立起強大而嚴密的防控網絡,形成控制疫情的有效方法和經驗,即使秋冬季有疫情反彈的可能,也不太可能出現像武漢早期那樣的疫情。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還稱,預計到冬季時疫情防控會有『新的武器』,那就是新冠病毒疫苗,『相信(疫苗的上市)對於我們防控疫情會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