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會通過五種新型毒品納入禁毒清單

2014-03-26

【本報訊】立法會昨以緊急程序,一般性通過《修改第一七/二00九號法律〈禁止不法生產、販賣和吸食麻醉藥品及精神藥物〉》法案,法案建議,將哌嗪的衍生物、合成大麻素、卡西酮的衍生物(安非他酮)、墨西哥鼠尾草和丹酚A列入受管制危險藥物中。但議員批評,政府未有對《毒品法》中執行情況未如理想的修文作出修改,促請盡快修定。

法案昨由保安司司長張國華作引介。香港於二0一一及一二年,已將哌嗪的衍生物、合成大麻素、卡西酮的衍生物(安非他酮)、墨西哥鼠尾草和丹酚A列入受管制危險藥物中。張國華引介時表示,由二0一一年至今,司警已查獲九宗哌嗪的衍生物、一宗合成大麻素、一宗卡西酮的衍生物,但由於未受第一七/二00九號法律管制,警方未有進一步行動。又指,對於不受法律管制的新型毒品,政府應當快速做出反應,以便能夠有效打擊製造、持有、販毒、吸食等犯罪行為,特別是兩岸四地聯合打擊以澳門作為避風港的毒品犯罪行為。基於快速作出反應原則及有效打擊毒品有組織犯罪原則,故作出有關調整,加入該五項藥品入受管制範圍。並建議於公佈後翌日生效。

議員吳國昌及關翠杏認同,有需要以緊急程序修定受管制藥物品單,但亦應對《毒品法》中執行情況未如理想的修文作出修改。

張國華稱,有關修定需要透過禁毒委員會聽取社會意見及討論後,向上級反映及由上級決定修定與否。他指,不同部門,例如監獄、警方對《毒品法》有不同意見,具體仍需透過相應部門修法。

另有議員關注到,新增的五種受管制藥物在法案生效前,如何監管?衛生局代表指,除卡西酮的衍生物(安非他酮)有醫學臨床用途外,其餘均沒有醫學及臨床用途,也只准進口少量作為司法機關比對用途。即使用口後也會監管每個環節,以防流入非法市場。

法案昨獲緊急程序一般性通過。議員陳美儀、何潤生、黃潔貞批評,目前販毒刑罰相比鄰近地區輕,令澳門成為避風港,促請提高販毒刑罰。另吳國昌及關翠杏希望,能盡快啟動《毒品法》修法工作。

又:立法會昨日還通過《調公共行政工作人員的薪俸、退休金及撫卹金》法及《建築業職安卡制度》法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