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調整開放版圖長三角將成新高地

2019-12-02

【中新社北京12月1日電】(中新社記者 李曉喻)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12月1日公佈。該《綱要》意圖把這一區域打造成全面對外開放新高地。此間學者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此舉不僅有利於長三角地區發展,也將促整個中國開放水平『更上一層樓』。

打造吸引全球投資『強磁極』

長三角人口約2.2億,經濟規模約佔全國25%,近年來已成為全球投資者在華佈局的重點。官方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僅江蘇一個省實際使用外資金額就高達152.5億美元,佔同期中國實際使用外資總額逾21%。

與此同時,長三角吸收外資的質量也在提昇。流入生物醫藥、智能製造、高端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節能環保產業等高技術產業的外資不斷增長,在當地建總部的跨國公司也越來越多。例如,截至今年8月底,上海已累計引進跨國公司地區總部701家,其中亞太區總部106家。

在此基礎上,中國希望繼續提高長三角對全球投資者的吸引力。《綱要》提出,要進一步擴大製造業、服務業、農業領域對外開放。製造業方面將降低汽車、飛機、船舶等行業進入門檻,積極招引全球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服務業方面要加快金融市場對外開放;農業領域則要適度增加國內緊缺農產品進口,積極引進國際現代農業先進生產技術和經營管理方式。

官方還提出,要依託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經濟發達城市,高水平打造國際組織和總部經濟聚集區。

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區域經濟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張建平表示,中國之所以要引導更多外資流向長三角地區,在於該區域改革開放意識和市場意識強,營商環境位居中國前列,且產業基礎好,人才儲備充足,有吸引外資的良好條件。這不僅將進一步增強長三角的經濟實力,也有助於帶動全國吸收外資高質量發展。

浙江大學經濟學院院長、長三角一體化研究中心主任黃先海也稱,以經濟體量計算,長三角已成為全球第五大經濟體,是中國乃至世界最具發展潛力的地區之一,利用外資基礎好、水平高、空間大。通過開放合作加大當地吸收外資力度,對整個中國提高吸收外資水平和層次都有引領和輻射作用。

形成對外投資『銳引擎』

在以擴大開放吸引全球投資者深耕長三角的同時,中國還在謀劃推動該區域企業提高海外投資質量。

文件明確,要穩步擴大對外投資,加強優勢產能、油氣礦產開發等領域國際合作,擴大商務服務、先進製造、批發零售、金融服務、境外併購等對外投資,提昇工程承包合作水平,加快技術、裝備、服務和標準『走出去』。

中國對外投資近年來已告別『非理性衝動』,走在平穩軌道上。據統計,今年前10個月中國累計對外直接投資額達6217.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9%。其中,六成對外投資都流向了租賃和商務服務業、製造業、批發和零售業。

而憑藉民營企業數量多、活力強,長三角正是中國對外投資的主力。官方數據顯示,2017年僅浙江、江蘇兩省對外投資企業數就佔當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者總數的20%以上。

在張建平看來,長三角堪稱中國對外投資的『龍頭』,不少海外投資風生水起的中國企業都出自這一地區,如收購了沃爾沃的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在柬埔寨建廠的江蘇紅豆集團等。一些企業在對外投資過程中不僅輸出了產品,還把『中國標準』成功帶到了國外。在此情況下,繼續推動長三角擴大對外投資,對提昇整個中國對外投資質量都有重要意義。

黃先海也表示,鑒於目前長三角地區已具備了全產業鏈而不是單一行業企業出海的能力,此次《綱要》在對外投資的領域和水平上對長三角提出了更高要求,這既是立足實際,也是對標國際一流水準的體現。以長三角為引擎,今後中國對外投資質量進一步提昇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