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 12358號
2020年02月01日
星期六
『世紀戰疫』考驗中國治理能力
2020-02-01
【中新社北京1月31日電】(中新社記者 安英昭)在“非典”疫潮平息17年後,新型冠狀病毒在中國引發了又一場“世紀戰疫”。不同的是,這一次的傳染性更強、蔓延範圍更廣,加之同期流動人口更多,正值春節春運之際的中國所面臨考驗也更嚴峻。
首先,考驗中央高層的判斷與決策。
應對重大挑戰,須謀定而後動。面對來勢汹汹的新型冠狀病毒,最高層及時作出頂層設計,是保證疫情防控行之有效的第一步,對全國各界抗擊疫情發出了最強動員。
1月20日至今,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先後三次專門針對疫情防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頻率之高極為罕見。同時,受習近平總書記委託,身兼中央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的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趕赴武漢指導疫情防控工作。
這意味著在疫情進入關鍵期之前,中國最高決策層已及時完成總體部署並到達一線指導工作,為防止疫情進一步蔓延贏得了寶貴時間。
其次,考驗各級部門防控工作的精準度。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新型冠狀病毒比“非典”更狡猾、傳染更快,如何確保中央部署能够在逐級落實的過程中做到精準施策、令行禁止、不走樣變形,是打贏這場病毒阻擊戰的關鍵所在。
從武漢等十餘個湖北省城市“封城”,到全國31個省(區、市)悉數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Ⅰ級響應,各地果斷採取特殊舉措的效果得以充分發揮,為全國疫情防控工作的快速準確落實開了一個好頭。
但需注意的是,一些地方仍存在十幾個部門祗發文件、不發口罩、不解決實際問題的情況。基層社區仍不乏網格化、地毯式管理,或流于形式或矯枉過正的問題。農村社區仍面臨衛生條件較差、防護意識較弱的風險。
誠然,各地各級部門在落實疫情防控工作之時應結合本地實際情況,但前提是必須符合“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則和“防輸入、防蔓延、防輸出”的疫情防控目標,而非避難就易的選擇性執行。
第三,考驗紀檢機關監督問責的執行力。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要確保中央決策部署落地見效,還需要推進疫情防控監督工作的嚴格執行和全面覆蓋。
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暴露出一些干部不敢擔當、作風漂浮、落實不力,甚至弄虛作假、失職瀆職的問題,諸如黃岡市衛健委主任唐志紅“一問三不知”的現象更令人啼笑皆非。無情的疫情也如一面客觀的鏡子,折射出個別地方糟糕的官場生態和履職打折扣的弊病,嚴格執紀、嚴肅問責應成為各地在落實疫情防控工作中不容馬虎的重要一環。
值得肯定的是,從5000萬網民爭當“包工頭”,對武漢火神山、雷神山兩座醫院進行“雲監工”;到微信平台上線“疫情監督”功能,將各類疫情防控相關線索直接反饋給國務院辦公廳,多種創新監督方式有助於疫情防控的監督問責機制更加完善而高效。
與此同時,這些良好的嘗試不應僅存于特殊時期,如何讓創新監督方式形成長期有效的機制,也是未來需要探索的問題。
這場“世紀戰疫”,歸根結底考驗的是中國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短期來看,突如其來的新型肺炎疫情會對中國人民的生產、生活造成相當程度的影響,但長期來看,這也是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一次大考,有助於全國各界查漏補缺、改進不足。如此,未來的“中國之治”才能更完善、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