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郁人情味引八方客

記者親歷『香港最地道社區』呼吸脈博

2019-01-21

【中新社香港1月20日電】(作者 香企容)由香港旅遊發展局(旅發局)推出的“深水埗—步埗地道”旅遊項目,自去年9月起,向旅客推介多條由本地人推薦的漫步遊路線,讓他們體驗香港基層生活的地道文化,以及小區的新舊融合。舉辦深水埗導賞團的旅行社,及該區多家店舖都表示,項目推出至今,到訪深水埗的遊客至少增加30%。

旅發局日前為媒體舉行深水埗導賞團,以步行的方式,遊走于石硤尾的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見證了香港公屋文化歷史的美荷樓、扎根深水埗超過60年的老店,以及近年進駐深水埗的新潮小店,藉此感受這個“香港最地道社區”的呼吸脈博。

記者站在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JCCAC)外,看到其薄荷綠色的外牆上,用灰黑色垂直寫上了“石硤尾工廠大廈”幾個大字。乍看之下,不禁疑惑自己是否走錯地點,但是這正好說明了JCCAC的由來——JCCAC的前身是製衣工廈,在2008年時,成為香港首間由整幢廠廈活化而成的藝術村兼藝術中心,可說是香港早期的文創產業孵化器。

隨著導賞團前往美荷樓期間,導遊告訴記者,目前中心的每個單位,幾乎都進駐了在此成立工作室的藝術家。而且每逢假日還會有很多文青被JCCAC的寧靜氣息吸引,前來休憩和拍照“打卡”。

走了不消4分鐘,便是始建於上世紀50年代的香港二級歷史建築物、現已活化成青年旅舍的香港第一代“H型”公屋美荷樓。

“我希望旅客可以透過美荷樓感受香港上世紀50年代的基層生活環境”,香港青年旅舍協會美荷樓青年旅舍總經理朱敏德表示,旅舍的房間都是由公屋單位改建而成,而且在旅舍地下還設立了特色博物館“美荷樓生活館”供住客和公眾參觀。

朱敏德認為,美荷樓與深水埗之間的聯系是“人”。因為兩個地方很接近,居民的日常活動與深水埗連在一起。而且深水埗是一個充滿關懷的地方,居民會互相分享歡悅和快樂。

導賞團一行人,從美荷樓離開後,步行約10分鐘,穿過一條地下行人隧道後,便到達深水埗。這裡馬路上都擺滿了鮮綠色的鐵皮排檔,而在排檔兩旁的街道,卻是一個露天的菜市場。

在一檔檔的鮮肉活魚檔中,一個寫有“公和豆品廠”的白底紅字招牌特別醒目。這店舖來頭不小,它不但擁有超過60年曆史,還是曾獲米其林推介的平民小食。記者當日現場所見,老店生意客似雲來,除了本地人光顧外,還有不少內地和外國遊客慕名前來,品嚐美食。

該店的第4代傳人蘇崇廉向中新社記者表示,自從深水埗旅遊計劃推出後,適逢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和港珠澳大橋相繼開通,她留意到,前來光顧的內地遊客明顯增加。她覺得深水埗得到上述三方面的助益,目前其人流和經濟明顯變得活躍。

組織深水埗導賞團的綠恒生態旅遊高級經理張單媚也表示同樣觀點,“自從‘步埗地道’推出以來,約增加了30%的報團旅客人數”。她表示,報團的多為外國遊客。

深水埗除了老店,近年也有不少新潮小店進駐該區。記者當天在大南街一帶,看到許多銷售咖啡、皮具、肥皂、單車用品等各式新潮小店。

當中,CaféSausalito始創人譚錦光告訴記者,選擇到深水埗創業,一來因為這裡租金較便宜,其次是喜歡這裡的人情味。而且他也發現越來越多人在這裡創業,因此他也希望為這裡提供一個可以讓人坐下休息和喝咖啡的地方。

他覺得深水埗是一個充滿人情味的地方,希望隨著他們這些新式小店的加入,能為這老區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