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香港「活化」老建築裏的「文藝綠洲」

2018-10-22

【新華社香港10月21日電】(新華社記者閔捷 戰艷)香港九龍灣馬頭角道,一座由古樸的紅磚建成的院落格外引人矚目。院子的中央原樣保留著長長的飲水槽,那是當年為運到這裡準備檢疫和屠宰的牛準備的。這座佔地1.7公頃、近百年前的檢疫、屠宰中心,如今活化成「牛棚藝術村」,有15個藝術家工作室落戶在這座香港二級歷史建築裏。

在香港,保存古跡的方法有很多種,其中一種就是「活化」——以保留建築原貌為原則,改變建築物原有用途,使其以另一種方式長久保存下來。像「牛棚藝術村」這樣經過「活化」成為藝術工作區的歷史建築,在香港比比皆是。遊艇會、警署監獄以及當年的警察宿舍,這些經「活化」而成的藝術部落,大小不一,風格各異,已成為香港別具風韻又耐人尋味的創意新地標。

昔日屠宰場變身「牛棚藝術村」

走進「牛棚藝術村」,便可見幾排整齊的平房,一些藝術家工作室的門口張貼著設計新穎的海報。不過大部分工作室並不對公眾開放,有的門上還貼著「請勿打擾」的字樣,環境格外清幽。

院落中「牛」的痕跡還是隨處可見:昔日的飲水槽,拴牛的金屬環、金屬鏈等,藝術家們還刻意在工作室中突出了這些「牛棚遺跡」,以與屋內展出的物品形成獨特的比照。

「牛棚藝術村」的前身,是被稱為「馬頭角牛房」的屠宰中心,建成於1908年,曾兼具牛畜檢疫站、屠房兩個功能。1999年,屠房北遷至上水,具有西方20世紀初市集特色的馬頭角牛房,被改建後租給本地藝術家使用。而這個香港僅存的此類歷史建築群,在2009年被評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

「牛棚一號工作室」是少有的幾家開門迎客的工作室。人稱「榮哥」的工作室主人是位雕刻藝術家,約30平方米的工作室內擺滿了他和合作夥伴的作品,包括銅雕、木雕、烙畫等。除了進行創作,工作室還不定期地開設「手作同樂日」,舉辦手作繪畫工作坊,邀請市民來感受「牛棚藝術村」的獨特氛圍。

作為對本地藝術家的支持,牛棚藝術村的場地租金比市場價格低。而來這裡落戶的藝術家,大部分來自位於港島北角的油街,而那裏也是一座經過「活化」的歷史建築。

百年遊艇俱樂部變身藝術空間

這個被稱作「油街實現」的藝術空間位於港島北角鬧市區,該建築以紅磚砌成墻,搭配著白色的門窗,帶來獨特的歷史感。遊客可進入院內,享受鬧市中的靜謐。作為一處二級歷史建築,其前身是「香港皇家遊艇會」,於1908年落成使用。「油街實現」位於油街12號,取此地址的廣東話諧音「油街十二」,創意者希望藝術可在油街「實現」。

與常見的大型藝術空間相比,「油街實現」十分袖珍,只容得下兩個面積分別為190平方米和92平方米的展廳,還有兩個面積不大的活動室。但這裡地方雖小,名氣漸大。不少內地遊客也會慕名前來。

庭院裏有約300平方米的草坪和戶外空間,幾棵綠色的大樹與紅色的建築相映成趣。陳女士和「老友記」們(老夥伴們)正在院中溜達。她說,因為住得近,常來走動,雖然活動不多,但環境很好,坐在樹下就很舒服,只是擔心遠道而來的朋友會不會覺得面積太小了。

「盛食當灶」是正在進行的藝術活動之一,狹長的空間實踐著互換共享的理念。來訪者可帶來家中剩餘的新鮮蔬果,有效期內的罐頭、包裝食品、白米等,交換一杯時令特製飲品,提前預約者還可在此享受一頓免費午餐。收集而來的食材,多出的將被送給有需要的群體。

藝術推廣辦事處(社群藝術)館長連美嬌說,香港每天產生3600噸廚餘,大概三分之一是可以重新利用的,希望通過活動能把這些信息帶出去,從而影響每個人在生活中的決定。「藝術家、觀眾也好,都要面對生活的不同問題,探索如何有創意地解決社會、生活上的不同問題。生活應該有藝術的成分。」她說。

舊警察宿舍變身「元創方」

位於港島上環荷李活道的兩棟已婚警察宿舍,總樓面面積1.8萬平方米,2010年11月被列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更早的時候這裡是「中央書院」(現皇仁書院)的校園,怪不得如今徜徉在這裡還能隱約感覺到些許書卷氣。

兩棟平行排列的七層建築,活化後被有機地連接在一起——設計者在中庭上方搭建了富於現代感的玻璃天棚,並在中間建了視野開闊的空中花園。如今的元創方已成為融合了現代感和藝術氣息的創意新地標,不僅入駐的藝術工作者多,藝文活動也豐富多彩。

可容納130個租戶的元創方,供本地設計師租用作為工作室或商鋪,新晉藝術家還可獲租金優惠。已成立8年的奧斯卡瑞藝術空間(Oscary Art),兩年前落戶元創方。在這裡擔任美術老師的譚小姐說,每個週末來這裡畫畫的藝術愛好者非常多,有醫生、律師、IT界人士等,也有遊客和住在香港的外國人。

在元創方不遠處,新近開放的「大館」,前身為中區警署建築群,經歷約10年維修及保育,曾是大門深鎖的重地,今年5月底正式開放,如今公眾可自由出入。

這裡有香港最早的法院、最早的監獄,總佔地面積約1.36萬平方米,曾長期作為香港警隊的總部。這座建築群原本象徵了警察、法治權位,也見證著香港司法和刑法制度的發展,如今這裡成了港島區最大的藝術和表演空間,與周邊的畫廊、表演場地等相呼應。

除了「大館」和元創方,早年曾是「灣仔街坊醫院」的藍屋、原本是舊工業大廈的JCCAC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以及由成片工業大廈變身而成的「夥炭藝術村」等,構成了香港星羅棋佈的藝術地圖。香港大學建築文物保護學部主任李浩然表示,文物保育關係到城市的長遠發展。如同自然環境需要不同的動物、植物一樣,城市也需要不同的建築,新舊不同風格都要有,否則便沒有特色,也無法實現可持續發展。

擅長「活化」老建築的香港人,不僅完好地保留了這些建築的舊有風貌,還別具匠心地激發出老建築與現代環境之間的衝擊,彰顯出它們的獨特美感。這些藝術空間,不僅為本地新晉藝術家、創意工作者們提供了價格較低的棲身之地,更為生活在「水泥叢林」中的都市人帶來了多樣的「文化綠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