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居民就業流動性較大

2019-12-07

管協發表就業流動性調查報告。

【本報訊】管理專業協會事隔三年再進行「市民就業流動性調查」,發現市民就業流動性較大,但相較以往則晉升機會減少,薪金收入也有明顯下降跡象。另願意到大灣區其他城市就業的不多。

管協在六至九月街頭訪問逾一千五百名本澳居民,了解居民就業及轉換工作情況。結果發現,逾六成受訪者現職工作不足四年,而近六成半受訪者從未獲升遷。又七成受訪者認為當前就業形勢屬一般或不樂觀,只一成三稱未來一年有明確轉工計劃。

調查首新增前往大灣區發展意向的問題,結果有逾八成受訪者對大灣區發展政策不太了解,也只有一成半稱對大灣區環境熟悉,而不足一成三受訪願意前往灣區其他城市工作發展。

讓受訪者卻步主因是「對其他大灣區城市不熟悉」、「工作文化差異」、「認為本澳工作待遇更好」及「喜歡和習慣澳門生活」等。管協認為,這反映居民對灣區的認知和接受程度不高,此情況在年輕組別更為嚴重。

理事長劉永誠補充,始終本澳就業機會多,環境始終較熟悉,工作可能也不錯,薪水、假期福利等「過得去」,是否還有需要到陌生的地方去承擔一些額外風險,「無他架,你都係搵份工做啫」。

與上次一六年的調查數據簡單比較,居民近年獲晉升機會減少,而薪金收入也有明顯下降跡象,薪金在一萬元或以下的人數所佔比例增長幅度最多,近半成。另一方面從事不同行業比例差距縮減,顯示橫向流動有所增加。

管協建議,除企業內部調整應對外,政府可增撥資源,集中資助年輕至中年在職人士進修,讀專業認證課程和考取國際資格,而對年長在職人士則可與團體合作提供在職培訓。

由於金融相關行業薪酬待遇與公務員和博彩從業員有相當距離,管協建議參考教育界註冊教學人員制度,在行業發展初段為具不同專業資格在職從業員提供津貼獎勵。

至於推動居民到大灣區發展,該會指,由於年青人更多追求未來發展和更好薪酬待遇,建議現階段由政府牽頭邀不同城市企業在澳辦聯合招聘會,增加居民對大灣區就業認知。也可考慮資助本地企業在大灣區拓展業務,並資助其請居民前往當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