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經貿磋商進入關鍵窗口期

2019-02-02

【香港中通社北京2月1日電】(香港中通社特約記者莊敬千)新一輪中美經貿磋商1月30日至31日在美國華盛頓舉行,從兩國官方表態可知,磋商取得重要階段性進展。

此間觀察人士認為,雙方明確了下一步磋商的時間表和路線圖,美國總統特朗普更表示『期待與習近平主席早日會晤,共同見證美中就經貿問題達成協議的歷史性時刻』,標誌著中美經貿磋商已進入關鍵窗口期。

中美經貿摩擦升級已歷10月有餘,雙方此時能够展示出相向而行的態度,背後主要存在三方面原因。

首先,2018年底的『習特會』持續發揮著元首外交的重要引領作用。

自中美兩國元首在阿根廷舉行會晤并達成一定共識以來,兩國經濟團隊開展了密集磋商,雙方此次討論的貿易平衡、技術轉讓、知識產權保護、非關稅壁壘、服務業、農業、實施機制以及中方關切問題,亦是在元首共識的指引下展開。

劉鶴在會見特朗普時,首先轉達了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的口信;特朗普則表示『十分珍視與習近平主席的良好關係,在我們共同引領下,美中關係堅強有力,不斷向前發展』。習特之間就經貿問題的兩次通話、一次會晤對改善兩國經貿關係乃至穩定雙邊關係的重要作用可見一斑。

其次,美方提出的相當一部分訴求與中國堅持擴大改革開放的大方向一致。

例如,美方提出的知識產權保護和技術轉讓訴求,本就是中國高度重視的問題,且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符合中國改革開放大方向。

中國社科院國家全球戰略智庫副理事長王靈桂對中通社記者表示,中國改革開放有自己既定的內在目標、邏輯、節奏。中國所走的道路,符合發展的一般規律,與美方沒有必然關係,但改革開放的部分內容與美方一些要求存在重叠情況。

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研究院對外貿易研究所所長梁明對記者說,此次磋商成果體現了互相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則,中方承諾都是從市場需求出發作出的合理決定。

第三,從美國國內看,為貿易戰劃下休止符的動因同樣迫切。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高凌雲指出,短期而言,中美互相加徵關稅的清單產品在兩國進出口中的表現不同。美國對華加徵關稅的清單產品在中國出口商品中仍保持較好增長態勢,中國對美加徵關稅的清單產品則因替代性較強而在美國對華出口商品中明顯下降。

他表示,有美國民意機構調查結果顯示,美國國內傾向在國際現有多邊主義框架內開展自由貿易的支持率超過70%,部分曾支持特朗普對華加徵關稅的美國民眾也因自身利益受損而轉向反對。

他透露,美國宏觀經濟實際上存在『虛火』的問題,短期過熱之後將面臨調整;美國就業數據統計也存在全職工作和兼職工作區分不清的問題,實際情況亦遠不及數據表現。

當下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市場總需求減弱,中美貿易戰若持續開打,無疑會嚴重損害兩國經濟和人民生活,也嚴重損害世界經濟增長和預期。中美兩國建交40年來,經貿關係在發展歷程中積累了不少問題,由於體制、發展階段不同,雙方對很多問題的看法存在差異,最終還是要通過不斷的磋商來解決。

總體而言,此次磋商為2月即將在華舉行的進一步磋商奠定了良好基礎,更使中美最終達成協議的可能性大大增加,這在當前背景下對雙方和全球經濟均有迫切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