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2249號
2019年09月23日
星期一
沙國煉油廠遇襲 未造成油價震盪
2019-09-23
【特稿】沙特阿拉伯煉油廠遇襲後,美國20日宣布「應沙特阿拉伯要求」,在中東地區增援部隊。一名沙國高級官員表示,國內石油設施14日遇襲,若調查顯示是從伊朗境內發動這起攻擊,沙國會將此舉視為戰爭行為,但利雅德當局目前正在尋求和平的解決方法。
沙特阿拉伯石油設施14日遭遇毀滅性攻擊,華府和利雅德當局將背後主使歸咎伊朗,使伊朗和美國這對宿敵間的緊張情勢節節升高。沙國外交國務大臣朱貝爾(Adel al-Jubeir)昨晚告訴美國新聞媒體稱:「我們認為伊朗須對此負責,因為對沙國發射的飛彈和無人機都是由伊朗人製造,並由伊朗人發射。」他又指出,「但從(伊朗)境內發動攻擊,如果事情是那樣的話,會把我們放在不同的範疇內,這將被視為戰爭行為。」
沙國兩座石油設施14日遇襲,導致石油產量一度減半,這是這個全球最大石油出口國的石油設施歷來遭到的最大規模攻擊。沙國已邀請國際調查人員參與調查。沙特阿拉伯石油設施遭攻擊,造成國際油價過去一週急漲,令人想起石油短缺的可怕經驗。不過,分析師表示,不太可能會看到世界各地汽車駕駛人大排長龍急著把油箱加滿的場景。鑑於全球經濟放緩,加上石油產能充裕,目前油價飆到每桶100美元的可能性也不高。
1973年爆發第四次中東戰爭,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為了打擊以色列的盟友,宣布石油禁運;1979年伊朗爆發革命,油價在幾個月內飆漲,逼得已開發國家不得不低頭。有研究報指:如今爆發石油危機可能不會帶來同樣的破壞程度,因為各國漸漸習慣這類事件。同時央行也不會因石油供應危機恐慌推升通貨膨脹而大幅息。」
重點是多數經濟體已降低對石油的依賴程度。像是美國石油消耗量自1973年每日1730萬桶,增加至2018年的每日2050萬桶,僅成長了18%,同一時期的美國實質國內生產毛額(GDP)卻大幅成長230%。
油價2011至2014年期間漲到每桶100美元以上,也未造成經濟崩跌。油市現在也逐漸不再由幾個大型產油國把持。連過去一向仰賴石油進口的美國也成為主要產油國,甚至過剩出口,這都要拜頁岩油和新科技之賜。這些因素也有助在發生像沙特阿拉伯石油設施遇襲這類重大石油事件時,不致造成油價震盪。
>>桑德